政务频道

您当前的位置 : 温州网政务频道   ->   专题资料 -->正文
“红日亭”老人们
2014年04月02日 14:52:46来源:鹿城区文明办

  

  夏熬伏茶、冬施热粥,端午包粽子,冬至煮汤圆,春节捣年糕,二月二则端出香碰碰的芥菜饭……市区华盖山脚的红日亭,有一群年过花甲的退休老人,因为一颗向善的心聚集在一起。他们一年四季从不间断,向路人送上温暖;他们风雨无阻40载,成员走了一茬又一茬,但爱心接力棒一直在传递,在延续。

  时至深秋,气温骤降。凌晨,当整个城市还沉浸在梦乡中时,位于九洲大厦四幢一层的红日亭煮粥点的卷帘门就被老人们拉开,郑正木、吴秀霞、孙兰香等几位老人已经麻利地系上围兜,整锅备炉忙开了,事先一天煮好的18锅粥一字排开,淘米、下锅,再煮两锅备用的粥,炒出十几种花样的菜式……早上7点左右,大家将粥桶、小菜、碗筷、桌椅搬上三轮车,一趟趟运到马路对面500米左右的红日亭施粥点,上午8点开始为慕名而来的孤寡老人、流浪者、清扫工、外来务工者、上山晨练的大爷大妈等送上热腾腾的白粥和小菜。

  说起“煮粥”,要追溯到2006年,由于看到一些路人挨饿、年老体迈的孤寡老人受冻,在红日亭烧伏茶多年的老人们很是心酸,经大家商量决定办一个免费施粥点,为贫困人群解饥驱寒。热心的叶宝春、朱永麟老人担当起组织发动任务。当年冬天,朱永麟老人最先拿出1000元,其他老人也都从自己的退休金中拿出钱,一共筹集了三、四千元置办了锅碗瓢盆,开始施粥。此后,由于爱心人士的募捐,施粥点的规模越来越大。义工成员也从当初的5、6人增加到如今的26人,其中,年纪最大86岁、最小的也近60岁。

  虽然他们施粥的历史并不长,但是他们聚集在红日亭免费施伏茶却已有40余年,据红日亭负责人之一,施粥点创始人,今年83岁的叶宝春老人说,上世纪70年代,五六个居住在东门的街坊邻居、退休老人,为行善事,每逢夏天便在红日亭摆出煤球炉和大茶缸,烧伏茶直到中秋节,免费供路人解渴祛暑。

  家住杨府山的吴秀霞老人在“老街坊”叶宝春老人的邀请下,一起加入了“红日亭”队伍,“每天早上坐5点的公交车来到这里。”吴阿婆告诉记者,红日亭就像自己的家一样,来这里喝茶吃粥的路人就像自己的家人,每天都要见见面,聊聊天。

  如今,26位退休老人新添了一名“壮丁”,他每天运送伏茶30多次、运送白粥10多次,一趟趟从煮粥、煮茶点运到马路对面500米外的红日亭施茶、施粥点,他累并快乐着。这名名叫汤成学的“壮丁”以前还有个“流浪者”的外号。离家出走初到鹿城的他,为填饱肚子也当过小偷,骗子,听其他流浪者说“红日亭”可以吃到免费的热粥,便慕名而来。“当时,又冷又饿,老人家给我盛了一大碗白粥,只记得白粥好暖,暖到了我的心窝。”汤成学告诉记者,为表示感谢,他便主动帮忙收拾起碗筷,桌椅。老人们看他可怜,又挺勤快的,于是便收留了他。而今,他和家人已经团聚,家人也很支持他留在红日亭继续行善。

  无论是熬伏茶,煮白粥,还是收留“流浪者”。这26位退休老人用爱心诠释了红日亭的善举,温暖了温州这座城市,正如孙兰香阿婆说的,这里的老人也许不知道什么是义工,什么是慈善事业,但是他们管这叫积德,定有善报。发生在郑正木老人身上的事情可能很好地验证了这句话,三个月前,郑老伯因为突发脑血管崩裂被送进了医院,然而“奇迹”却降临在这位善良的老人身上,他很快恢复了健康。如今,他又回到了红日亭,做回了“大厨”,和接替他的林志兴老人一起买菜,洗菜,炒菜,眼前身体健壮的郑老伯完全看不出是不久前刚在“鬼门关”走了一遭的人。

  富而好德、富而好礼、富而好仁,是温州人朴素的价值追求。善行天下的“红日亭老人”和“红日亭精神”给了温州和生活在这个城市里的人们一个鲜活的灵魂。

编辑:金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