谯楼底下车辆乱停乱放,严重影响了城市形象。笑银文/摄
宁静悠深的古巷,古老斑驳的青砖建筑,见证了千百年来城市的风云变迁。而随着城市道路的不断拓宽,一座座现代化建筑拔地而起,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古老建筑似乎离现代化生活越来越远。在城市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如何让古城、古都遗址保护与城市建设有机统一?如何让淹没在钢筋水泥中的古建筑重新焕发光芒?
一批古建筑逐渐被遗忘
温州是一座具有4000多年文明史、1600多年城市建设史的城市,拥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在温州主城区,聚集了不少古街古巷、古遗址和古民居,七枫巷里有巴洛克混合哥特式的建筑、城西街有考古学奠基人夏鼐的故居、朔门有北城门遗址、墨池有谯楼子城……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这些衔刻着历史文化印记的“老古董”却逐渐被人忽略和遗忘。
在市中心公安路、鼓楼街、广场路一带,记者看到,前几年经过修缮的建筑外立面虽然看上去仍比较新,但是墙面上随意安装的遮阳棚、广告牌、空调外机等,使得整体建筑外表看起来杂乱无章。街道两旁犹如一个露天停车场,随意停放的车辆让本就并不十分宽敞的街道变得更为拥挤。古街上空裸露的电线电缆、周边林立的高楼大厦等等,都显得与古香古色的历史老街格格不入。
进入一些老巷深处,记者发现这里隐藏着不少古朴安静的老宅。这些老宅多为民国初期修建,还有一些是清朝以前修建,呈四合院布局,墙面青砖砌筑,砖雕精美。但由于房屋建设年代久远,且多为砖木结构和混合结构,大部分房屋都存在安全隐患,加上房屋墙面开裂、较落后的采光通风设计等问题,已难以适应现代居住和经商需要。因此大部分居民选择搬离老宅,只有一些年老、低收入人群以及外来租户仍居住在这里。
事实上,主城区很多老街区、古民居都存在同样的问题。城市的发展,现代化高楼和商业中心的崛起,使得这些古老的建筑开始离我们越来越远,或消失,或被遗忘在城市某个角落。
保护历史文脉势在必行
在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里,如何继承先辈的文脉,实现温州古城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温州市城建设计院方岚认为,古建筑是城市文明不可缺失的一部分,它们构成城市的文脉和记忆,是人类文明进化的缩影。因此对古建筑应该加以保护和维养,实现持续跟进和有机更新。
“古建筑、古文物的保护并不是孤立的,需要系统的规划和布局,并由点及面,形成一个片区。如在谯楼的保护方面,应将其与周边的广场路、公安路、鼓楼街、晏公殿巷等联系起来一起整治,以实现风格的统一和协调。”方岚说。
建筑人士林先生表示,主城区内一些古民居由于年久失修,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对此,我们要采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方针,将一些有历史文化内涵和保留价值的民居进行修缮和保护,恢复历史原貌。而对于一些破坏严重且无保留价值的民居进行拆除或重新修建。
近年来,随着我市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工作的不断推进,不少具有历史价值的遗存开始受到重视。东瓯王庙、墓两项东瓯王文化遗存重建工程完工,夏鼐故居、南戏博物馆对外开放,让·平祖居修缮一新……
记者从名城集团了解到,我市在推进城西街、庆年坊、朔门街和五马-墨池四大历史文化街区改造的同时,还多点布局,加快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根据《温州子城城墙、州治府衙修建及周边环境整治规划》,突出谯楼历史文化展示功能,周边更新建筑以商业为主,吸引多种业态集聚,形成古城商贸中心和古城风貌旅游中心。目前子城城墙、州治府衙修建及周边环境整治设计方案整合完成,其中谯楼一期城墙西侧建筑物已拆除。此外,方志馆,沧河巷、仓桥街、城西街环境整治等工程也在加速推进。
编辑:王科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