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频道

您当前的位置 : 温州网政务频道   ->   外事侨联 -->正文
从温州泥瓦房走出的侨商!二十年捐千万,慈善是他不变的 “乡愁”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03日来源:天瑞地安

  “自己有点能力,就想帮帮自己的家乡。”说这话时,程志骇目光温和,语气平静。这位54岁的侨商,身上没有太多商海浮沉的锋芒,反而透着一种源自乡土的朴实与沉静。他用数十年时间,在异国他乡打造了自己的商业版图,却始终未曾忘记出发的地方——温州瑞安市高楼镇大梅村(现合并为宁安村)。 

人物名片

程志骇,温州瑞安人,现任双发国际贸易进出口有限公司董事长。曾获得瑞安市第三届助人为乐道德模范、2011至2012年侨爱工程——温州百侨助百村活动奉献奖、第三届瑞安慈善事业突出贡献奖、第三届温州慈善奖(个人捐赠奖)、第六届浙江慈善奖(个人捐赠奖)等。

01少时艰苦 孕育乡情

  1972年出生的程志骇,对童年最深刻的记忆是“吃不饱”。宁安村地处偏远,距离高楼镇中心有四五公里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大梅村,生活条件艰苦,村里多是泥墙瓦房,道路坑洼不平,每逢雨天便泥泞难行。

  “那时候,能吃上一碗白米饭就是最大的幸福。”程志骇回忆道,由于家境清寒,他常常穿着打满补丁的衣服,光着脚丫在田埂上奔跑。为了贴补家用,他小小年纪就跟着父母下地干活,什么农活都干过。

  初中还没毕业,程志骇就不得不辍学务工。“看着父母为我们的学费发愁,我心里特别难受。”说这话时,他眼中闪过一丝遗憾。但正是那段艰难岁月,让他深刻体会到困境中的人多么需要帮助,也铸就了他吃苦耐劳、懂得感恩的品性。

  “小的时候也有人帮过我们。”程志骇回忆道,语气里带着一份感激。这份在困苦中接受到的温暖,如同种子般深埋心中,成为他日后慷慨解囊、反哺乡梓的最初动力。

02异国打拼 淬炼成金

  1993年,21岁的程志骇跟随哥哥的脚步前往意大利。和许多早期出国的温州人一样,他从最基层做起,在佛罗伦萨一个被称为“3600工厂”的地方打工,开启了异国谋生的艰难岁月。

  初到异乡,程志骇和许多同乡挤在狭小的空间里,生存的压力让他们生活的重心只剩下工作。

  “一年365天,没有休息过一天。”程志骇回忆那段创业初期的艰辛,语气依旧平静,仿佛在讲述别人的故事,“晚上经常忙到凌晨3点多才睡觉,早上9点又起床继续工作。”

  在意大利的头一年,他甚至没有走出工厂所在区域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生活的全部就是车间、宿舍两点一线。这种近乎苦行僧般的生活,源于改变命运的迫切渴望,也展现了他们这一代侨胞惊人的毅力。

  凭借超出常人的勤劳和逐渐显露的商业嗅觉,程志骇在1996年开始自己开办皮包工厂。他与妻子两人加上6名工人,组成了一支精干的小团队。工厂每天生产400个皮包,在生意红火时,一天能赚取相当于1万元人民币的利润。

  “那时候生意很好,两年时间就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100万元。”程志骇憨厚地笑了笑,将这巨大的成功轻描淡写。

03转战捷克商海扬帆

  1998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改变了他事业的轨迹。一位来自捷克的客户连续两年每周专程前来采购他的皮包,对别家的产品看都不看。这份特别的青睐让程志骇看到了捷克市场的潜力。他做出了一个让人不解的决定:毅然卖掉了意大利正红火的工厂,举家迁往陌生的布拉格。

  初到捷克,程志骇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语言不通、市场陌生,连最基本的食宿都成问题。

  开拓新市场、建立新渠道,每一步都非易事。为了开拓市场,他每天背着样品,挨家挨户地拜访商家,用现学的几句捷克话和手势跟商家谈价格。

  凭着诚信经营和产品过硬,程志骇慢慢站稳了脚跟。他创立了自己的皮包品牌,生意从最初80平方米的小摊位,如滚雪球般逐步发展到900平方米的商铺和4000平方米的仓库。最让他自豪的是,他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每个皮包都要亲自检查,确保做工精细。生意最鼎盛时期,他一年能发出100多个集装箱的货物,由此逐渐建立起自己的商业版图。

04慷慨解囊 回报家乡

  幼时困苦的家境和辍学经历,让程志骇对困难学生的生活感同身受。在事业稍有起色时,他便通过在老家的兄弟和侨联组织,不断资助家境困难的孩子上学。

  2005年,身在国外的程志骇从市侨联得知,家乡高楼一些困难学生因负担不起学费正面临失学的困境,他毫不犹豫,慷慨解囊。

  其中他最引以为傲的是资助生中出了一名博士生。“我从高中开始资助他,一直到博士毕业,现在他已经是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眼科医生了。”程志骇说这话时,脸上洋溢着如同看到自己孩子成才般的欣慰笑容。

  二十年来,他资助了十几名大学生完成学业。程志骇对献爱心有自己独特的理解:“献爱心并不是有钱人的专利,得到帮助的每个孩子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都应该尽自己力量帮助周围有困难的人,不管自己有多少能力,只要是出于真心,就是回馈社会。”

  除了资助学生,程志骇还在2008年汶川地震、2010年玉树地震、2020年新冠疫情等事件中捐献数十万元的资金和物资。

  同时,程志骇积极为家乡造桥修路捐款。据不完全统计,他通过各种渠道捐赠的善款已超过800万元,若算上那些直接资助给困难群众、未经过官方记录的款项,总额已超1000万元。2019年,他获得浙江省慈善奖个人捐助奖。今年,他又为高楼教育基金会捐款,助力家乡教育事业发展。

  如今,程志骇已将捷克的生意交给儿子和儿媳打理,自己回国投资充电桩项目,有更多时间关注家乡发展。尽管获得了诸多荣誉,他依然保持低调,很少与受助学生见面,也不求任何回报。

  “做这些事,自己心里特别开心。”程志骇用最朴实无华的语言,道出了他坚持慈善二十年的初心。

  从那个在大梅村为吃饱饭而发愁的少年,到驰骋欧洲商海的成功侨商,程志骇用自己的人生诠释了“达则兼济天下”的博大胸襟。他的故事,不仅是个人奋斗的成功典范,更是一曲情系故土、回报桑梓的动人乐章。在他憨厚平和的外表下,蕴藏着的是一颗历经磨难却愈发温厚的赤子之心。

来源:天瑞地安

原标题:从温州泥瓦房走出的侨商!二十年捐千万,慈善是他不变的 “乡愁”

监制:张佳玮 | 责任编辑:张朋杰 | 编辑:姜珂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