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频道

您当前的位置 : 温州网政务频道   ->   检察之窗 -->正文
跟随媒体团走访浙江温州:探寻“高质效推进刑事执行监督”的检察密码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29日来源:温州检察

  最高检“新时代法律监督工作巡礼·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集中采访活动走进温州

  9月2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新闻办组织新华社、央视、农民日报、中新社、法治日报、检察日报、解放日报、民主与法制时报、光明网、中国经济网、21世纪经济报道、红星新闻等12家中央主流媒体和特邀网络正能量人士走进浙江,开展为期4天的“新时代法律监督工作巡礼·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集中采访活动,采访报道高质效推进刑事执行监督的浙江检察生动实践。

  9月22日至23日,采访团赴浙江温州进行集中采访,并于温州市检察院召开座谈会。

  温州市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赵海霞介绍温州检察机关基本情况以及刑事执行检察主要工作情况。她强调,市检察院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续写创新史”的殷殷嘱托,紧扣省委赋予温州提速打造“全省第三极”的使命定位,自觉以更高站位谋划推进检察工作,全面提升刑事执行检察监督质效。

  ? 聚力监禁刑执行监督,打通刑事司法“最后一公里”。持续牵头推进“判实未执、应收未收”专项清理,有效破解不宜监外执行的罪犯因病收监难的问题。推动完善监管医院管理机制,并创新设立全省首个派驻公安机关监管医院检察官办公室,强化对重病在押人员常态化监督。

  ? 强化暂予监外执行的实质性审查,防范“纸面服刑”。围绕病情诊断和社会危险性二个关键点审查罪犯是否符合暂予监外执行条件,一方面推行“检察官+法医”双审机制,由法医对每案罪犯的病情出具审查意见,另一方面检察官通过实地走访社区、分析前科劣迹等方式评估再犯可能性,结合法医意见提出是否同意暂予监外执行意见。近三年,全市共提出不同意见195件,不同意率21.6%。

  ? 加强对刑罚附加刑执行监督,在维护国家人民利益中彰显公平公正。深化运用大数据赋能监督,构建刑事涉财产执行违法不立案、取保候审保证金转罚金执行、涉夫妻共债执行不当等多个数字监督模型,开展各类附加刑执行监督,确保“主刑+附加刑”执行监督全覆盖。近三年推动执行近1100余万元。

  ? 创新社区矫正监管机制,践行司法为民情怀。寓监督于支持,协同出台《关于加强和规范温州市社区矫正对象外出管理的指导意见》等多项机制保障社矫对象就业、就医、就学等合理外出需求。如苍南县检察院为保障在浙闽边界的社矫对象跨省采茶、海上捕捞等维持生计需求,牵头出台浙闽边界跨省协同监管机制,探索社矫对象外出务工时由当地司法局协同监管的模式。近一年苍南已有76人获批跨省外出从事海上捕捞或采茶作业。

  鹿城区检察院介绍未成年唯一抚养人罪犯吴某甲交付执行监督事例和剥夺政治权利与限制出入境监督案例。龙湾区检察院介绍罪犯陈某某刑事裁判涉财产性判项执行监督(夫妻共同财产追索)案例。

  “作为未成年人的唯一抚养人,其收监后如何进一步确保孩子得到长期稳定的监护?”……在随后的互动环节,现场气氛热烈。媒体记者和网络正能量人士纷纷就自己关心的焦点问题提问。

  通过采访交流,采访团成员表示,既直观感受到了刑事执行检察工作的复杂性与专业性,又深刻体会到检察机关在维护司法公正、保障公民权利、促进社会和谐中所发挥的不可或替代的作用。这些“小案”背后,折射出的正是“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法治追求和深厚的为民初心。

  来源:温州检察

  原标题:跟随媒体团走访浙江温州:探寻“高质效推进刑事执行监督”的检察密码

监制:张佳玮 | 责任编辑:张朋杰 | 编辑:姜珂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