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云江犹如一颗巨大的翡翠镶嵌于群山之间,其水质长年稳居浙江省八大水系之首。
作为珊溪水利枢纽工程所在地之一和浙江重要水源保护地,近年来,文成县以“一轴六段多点”为治理格局,秉持“生态、生活、生机、生产、生计”的理念,持续探索守护水生态、发展水养殖、集聚水产业、提质水文旅、开发水能源这五篇“水”文章,做大做强特色产业,提高绿色发展质量,从“为水所困”走向“因水而兴”。“一缸净水‘淌’出共富活水——文成县探索水经济转化新路径”入围浙江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案例。
守护水生态:净水活化,长效治理
飞云江滩地
01铁腕护水,严守生态红线
以饮水安全为首任,对不符合生态功能的项目“一票否决”,主动拒绝100多家企业的超200亿元投资;生猪当量从20.4万头削减至0.85万头,规模畜禽养殖清零;水源保护曾连续2年获评“全国基层治水十大经验”,三夺“大禹鼎”。
02重金投入,夯实治理根基
相继投入15.6亿元实施飞云江治理修复、小流域治理、城镇污水处理达标、城镇管网改造提升、农污治理设施建设“五大工程”,切实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心的生态环境问题。
03成效卓著,水质持续领跑
水环境质量稳居全省前列,地表水断面水质常年100%达标,省控及以上断面Ⅱ类水占比100%,集中式饮用水源地100%达标,飞云江水质连续十年居省内八大水系之首。
发展水养殖:生态循环,富民增收
飞云湖养殖
01好水养好鱼
利用飞云湖湖湾多、水量大、水质优、水温低的特点,推行“人放天养”,2024年珊溪水库渔业年产量超20万斤。
02好鱼净好水
投放鲢鳙鱼苗1500万尾(鳙鱼每长1公斤消耗40公斤蓝绿藻),实施封库管理。促使水质稳定在地表水Ⅰ类,透明度达285厘米(较2017年提升107厘米),保障水源安全。
03好鱼助民富
飞云湖鳙鱼日销800-1000斤,年安排100万元渔业收益扶持库周乡镇,成为省级渔业共富主体及温州最大“有机鱼”基地。罗氏沼虾现代养殖基地可直接创造20个就业岗位,并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联动机制,培养100户养殖户实现年均增收5万元以上。
集聚水产业:资源增值,财富引擎
01政策护航,金融赋能
出台高质量发展举措,探索“GEP生态价值贷”等金融产品,为开发高端涉水产品注入“金融活水”。
02平台筑基,集群发展
打造占地810亩的白鹭洲水经济产业园,用“一缸好水”成功吸引娃哈哈、魔饮COCO蜜、华润怡宝等龙头企业入驻,形成从水源涵养到健康饮品生产的完整产业链,构建百亿级食品饮料酒水产业集群。
03龙头引领,效应凸显
已投产的娃哈哈年产值达5亿元,魔饮COCO蜜已进入试生产阶段,华润怡宝预计今年11月建成投产。产业园全面投产后,年产值预计超20亿元,将有效带动就业与产业集聚。
提质水文旅:山水赋能,活力释放
01构建体系,完善基础设施
打造23公里滨水绿道串联六大景观通廊、七大展馆及珊溪红色主题公园、孔龙儿童乐园、九溪欢乐谷、峃口樱花岛、穹口湿地公园等项目;开发徒步、骑行、露营、瑜伽、皮划艇、垂钓等休闲运动,带动交通、餐饮、住宿等全链条消费。2024年吸引游客47.7万人次,形成长效经济拉动效应。
02丰富业态,盘活闲置资源
盘活学校、民居等闲置资源,打造沿江文化带及高端民宿集群,推出夏令营、户外露营、汽车营地等休闲体验项目,新增湖畔咖啡馆、珊瑚岛星空露营、滩头美食广场、巨屿“水韵”婚纱基地、平和大垟口露营基地等新业态,月营收达3万-5万,实现乡村文旅新生机、新潮流。
03释放潜力,繁荣水旅经济
策划梅花节、“一鱼八吃”美食赛、“梅姗姗”杨梅节等IP活动,推动飞云江文旅资源深度整合,吸引游客集聚,实现水岸协同发展,激活区域经济活力。2024年仅珊溪镇旅游收入突破1.2亿元,带动200余商户增收,形成"水特产-文旅消费-产业协同"闭环发展模式。
开发水能源:资源转化,绿色动能
01珊溪枢纽,保障民生供水
作为国家“九五”重点工程,珊溪水利枢纽工程自2003年供水以来,累计供水总量已突破100亿立方米,有力保障了民生。
02梯级开发,优化电力供应
九溪水电站与上下游水库形成互补供电网络,为绿色能源供给注入强劲动能。
03综合利用,防洪供能并举
百万山水库兼具防洪、供水和发电功能,年发电数百万度,有效补充县域能源。
来源:文成县水利局
原标题:文成:一江碧水激活富民路
监制:张佳玮 | 责任编辑:张朋杰 | 编辑:姜珂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