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频道

您当前的位置 : 温州网政务频道   ->   平安温州 -->正文
扫黑除恶“急先锋” 数字警务“开拓者”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2日来源:温州都市报

人物名片 郑玄,1991年出生,现任温州市公安局刑事侦查支队八大队大队长。自2014年参加公安工作以来,长期拼搏在刑事侦查一线,善于攻坚大案要案,牵头破获全国扫黑办挂牌督办多起重特大案件,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个人三等功1次、个人嘉奖1次,连续两届获评浙江省刑侦行家,并荣获2022年“最美温警青年”称号。

  无数个深夜,键盘敲击声与案卷翻页声在温州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八大队办公室交织回响——“90后”大队长郑玄,正于浩瀚数据中精准勾勒黑恶势力的踪迹。从摧毁特大“套路贷”团伙到跨境打击裸聊敲诈,始终以刑警的敏锐与执着,在扫黑除恶一线书写忠诚,更以数字赋能推动警务变革,成为新时代刑侦战线上的 “硬核标杆”。

  数据迷宫中的猎手:

  摧毁近300人“套路贷”犯罪网络

  2019年,多家互联网公司以回收二手手机为幌子,实际从事“套路贷”违法犯罪活动,借助互联网肆意侵害受害人。这起隐藏在新兴产业背后的重大涉黑恶团伙,逐渐进入警方视野。

  同年6月,郑玄接到线索后,迅速带领团伙扎进海量数据研判。通过连续奋战、深度挖掘,最终厘清以赵某某为首、辐射多省的“套路贷”犯罪组织架构与窝点分布。7月,他组织警力在杭州、义乌、温州三地窝点开展集中统一收网行动,并带队冲进杭州某大厦实施抓捕,当场抓获赵某某、李某等骨干成员20余人及下属员工150余人,当时,该批骨干正在开会研究应对新颁布的《“套路贷”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纪要》,想要逃避法律的制裁。此后一年,他带领团队持续攻坚,推动该案成功判决犯罪嫌疑人283人,刑期最高达十三年四个月,冻结资金超千万元,为数万名受害人伸张了正义。

  跨境博弈的破壁者:

  破获1.2亿元裸聊敲诈“标志性”案件

  2020年,“裸聊敲诈”犯罪悄然兴起,犯罪嫌疑人瞄准特定群体录制不雅视频实施勒索。

  郑玄在全面梳理涉网黑恶犯罪线索中发现一条裸聊敲诈勒索的线索。他循线深挖,成功串并12起“裸聊”敲诈案件,抽调苍南、瑞安、永嘉等地精干警力组建专班开展研判攻坚。通过虚拟追踪法、平台聚证法等多手段,成功锁定境外裸聊犯罪嫌疑人1500余名,洗钱嫌疑人200余名。他积极向公安部、省厅汇报研判成果,推动发起全国集群打击战役。作为专案组组长,他统筹鹿城、瓯海等7个县(市、区)公安局警力,协调多省协同办案,并带队分赴云南、江西等地开展集群收网行动,最终该案在全国共抓获犯罪嫌疑人625人,打掉恶势力犯罪集团39个,判决513人,破获敲诈勒索等各类案件521起,涉案金额高达1.2亿元,受害人多达9.2万。该案被中央政法委(全国扫黑办)列为全国打掉规模最大、打得最深的新型涉网黑恶犯罪“标志性”案件。郑玄也因此作为专家被公安部扫黑办派遣至宁夏、安徽、江西等地传授跨境“裸聊”打击战法,并吸引了福建、广东、辽宁、重庆、广西等地公安机关来温州学习跨境“裸聊”打击经验,得到了全国扫黑条线的广泛好评。

  数字时代的搭建者:

  以“数字扫黑”推动警务变革

  面对扫黑除恶“有黑扫黑、有恶除恶”向“有乱治乱”转变的常态化新形势,郑玄牵头开发“数字扫黑”应用,有效破解线索发现难、案件深挖难、源头治理难等问题,实现“打早打小、精准防控”。该应用作为浙江典型经验上报全国扫黑办。

  平台依据高危预警规则与大数据分析比对,大幅提升线索成案率,累计打掉涉恶类团伙186个。同时,通过建立行业风险闭环管理机制,完善《公安提示函》流转办理机制,及时将公安发现的行业治理乱象、盲点问题通过平台推送至行业监管部门,做到流程化、规范化闭环管理。截至目前,累计发函82件,有效整改重点行业领域突出隐患问题11个,实现“打击—整治—提升”的全周期治理。该项目被纳入省数字法治“一本账S3”,相关做法被浙江政法工作动态专题刊发。

  从线下追凶到线上捕影,从个案攻坚到体系构建,郑玄以“数据”为刃、以“担当”为盾,既当扫黑除恶的“急先锋”,更做数字警务的“开拓者”,用青春与实干诠释着新时代公安民警的使命与荣光。

  来源:温州都市报

  原标题:扫黑除恶“急先锋” 数字警务“开拓者”

监制:张佳玮 | 责任编辑:张朋杰 | 编辑:姜珂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