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一座充满大爱的城市,一方孕育好人的沃土。
从“凡人善举”到“榜样引领”,一次次普通的爱心活动集聚成一个壮大的社会群像;
从“温州好人”到“志愿之城”,一个普遍的城市现象升华为一种永恒的城市精神。
小善渐而大德生。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志愿服务工作,在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上下功夫,努力实现了志愿服务的组织、项目、机制的有机结合,逐步形成了部门联动、全民志愿的发展态势。
现今,“有时间做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已成为温州新风尚。
加强管理 创新品牌
提升志愿服务内涵,打造服务特色
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席卷温州,医护人员冲在一线与病毒搏斗。
“你们守护患者,我们守护你们的家人!”为解决医护人员的后顾之忧,从2月11日起,温州医科大学10个学院、12个专业的708名学生报名参加“疫伴学堂”志愿服务项目,志愿者们化身“小老师”,开展了生命教育、留学生课堂、心理陪伴等活动,用心、用情筑起抗击疫情后方温暖的港湾。其中,527名学生与145位奋战在抗疫一线医护工作者子女完成了结对,累计服务时长超5000小时。
在温州,像“疫伴学堂”这样的志愿服务项目还有很多,我市以“三关爱”活动为牵引,精准设计主题性、专业性、普惠性、风尚性和援助性志愿服务项目,在全社会形成向上向善、文明喜庆、乐善好施的良好道德风尚。
近年来,温州按照志愿服务项目化、实时化的时代要求,加强志愿服务项目管理,不断提升我市志愿服务项目精品化水平,成立温州市青少年社会组织综合服务中心,吸引65家志愿者团队入驻孵化,提供免费办公、导师帮扶、项目培育、政府购买等“一站式”服务;整合温州大学社会公益创业组织孵化园、绿色项目孵化基地等一批由部门、高校、民间运作的实体孵化阵地,为1000多家草根志愿服务组织提供便利。
同时,依托市团校、高等院校成立全市志愿者培训学院,打造教学研一体的志愿者培训模式。截至目前,共有44人入选温州市志愿服务专家人才库,其中23人入选浙江省志愿服务专家人才库。此外,联合9个部门单位举办全市性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探索“政府购买+基金扶持+社会众筹”公益资源集聚模式,对获奖的志愿服务项目及团队给予公益创投、团队孵化、导师帮扶、人才招募、跟踪培育等“一揽子”扶持激励措施。
创新载体 完善机制
丰富活动内涵,推进服务常态化
在温州,红日亭,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作为“全国学雷锋示范基地”,红日亭多年来坚持不懈地扶贫帮困活动,在社会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这个坐落在华盖山脚的爱心之亭,从1972年至今,用一行四十载的善举感动温州,筑起最有高度、最有暖度的温州慈善地标,成为享誉全国的慈善爱心品牌。
每日耗米40多公斤,煮粥18锅,服务600多人,这组承载着红日亭老人及志愿者善心、善念的数据,用“坚守”化作了响彻全国的“红日亭现象”,成为绵延瓯江南北的“伏茶地图”,衍化成温州民间爱心的代名词。
“我不是一个人,我是一个火种,可以一传十十传百的火种。”红日亭的负责人孙兰香说。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一群人的力量可以无限大。在温州,无论是60岁的老人,还是10多岁的小学生,都是志愿团队的一员,而他们也成了最亮丽的风景线。
目前,全市拥有各类志愿服务组织7600个,注册志愿者280多万人,每万人拥有注册志愿者数达到3000多人,各领域志愿服务队7600多支;全市每月开展志愿服务项目4000余个,月均开展活动1900余场,月均志愿服务时长28.9万小时……
时刻都有志愿者在瓯越大地上传递着幸福文明接力棒,提升着城市的文明程度。
近年来,我市广泛发动乡土文化人才、科技能人、“五老”人员、退休文化工作者、文艺志愿者、群众性活动带头人等,根据各地实际需要成立各具特色的专业志愿服务队,打造一大批群众身边的志愿者队伍。
同时,我市结合实际,向全市发布推广了文明随手劝、车辆随手扶、垃圾随手捡、市容随手拍、困难随手帮、时长随手录等活动内容,发挥志愿服务公益、热情、灵活、广泛、高效的特点,组织发动更多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走进社区家庭、走进公共场所、走上街道马路,积极参加文明创建和社会治理,有序参与文明城市创建活动,让“随手做志愿”活动时时可为、处处可为、人人可为。
此外,依托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注重基础管理,构建多维度的志愿服务保障体系,实现志愿服务常态化、制度化发展。我市还推出“定人定时定岗”的志愿者派遣行动,组织发起2016“到公益机构去”志愿行动,为博物馆、火车站、大型社区等50多家公益机构招募派遣志愿者3000余人次,实现常态化服务。
举手之间,把爱心播撒,把文明传递。当群体善举被认同、被复制,不断激发起更多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趋同,日益放大着温州这座城市的爱和感动。
编辑:姜珂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