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开展以来,我县严格按照省、市的决策部署和要求,紧紧围绕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目标任务,坚持精准谋划、全面发力,不断创新工作举措,出实招、打重拳,全面提升整治水平,取得显著成效。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努力,全县各乡镇的环境卫生、功能质效、秩序面貌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老百姓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现将我县经验做法总结如下:
经验十三 挖掘传统文化,做好特色小镇建设。紧紧围绕“茶”“古”“石”“水”“桥”五大要素,坚持共性与个性的把握,以前瞻性的规划理念为引领,在人文历史、民俗文化、产业发展、建筑风格、地形地貌和特色物产上做文章,打造特色鲜明、名气响亮的乡镇标签,形成特色各异的美丽新景,展现“一镇一品”的独特内涵。如东溪乡挖掘《采茶舞曲》文化内涵打造“禅茶小镇,音乐东溪”;柳峰乡充分挖掘云岚牧场旅游资源,打造牧歌旅游小镇;仕阳镇以国家级文保单位——琴桥为依托,做好“琴桥文化”文章;百丈镇充分利用水资源和环境优势打造时尚体育小镇;南浦溪镇依托古镇、古村落、古建筑、民族村寨、文化古迹、农业遗迹打造了一个又一个“微街区”、“微公园”、“微馆场”“微景观”的风情小镇,留住乡愁、留住记忆。雪溪坚持文化传承为导向,对溪山文化公园、胡氏大院、武状元故里等重要节点进行整治提升,把雪溪独有的特色风貌表现出来,打造溪山状元小镇。司前和竹里两个畲族乡镇着力打好畲乡特色牌举办“三月三”畲族风情节。司前畲族镇以原汁原味的畲族文化为底色,状元文化、国学文化为畲乡增添了一抹别样的色彩。作为温州市首位文状元徐奭出生地,司前畲族镇规划在溪口村分两期实施纪念馆广场及纪念馆主体建设,同时深入挖掘状元史料,弘扬溪口村徐奭状元文化荣耀感及传承。竹里国学文化注重“读经”教育,在传播国学中提升竹里的文化品位,计划投资10亿元,占地1000亩的竹里文礼书院将于近期举行奠基仪式。
经验十四 农旅融合打造“美丽田园”。大安乡地势平坦,素有“小平原”之称。今年以来,乡党委、政府统一思想,将特色农业、非遗文化作为景观资源,制定了美丽田园建设计划,从基础设施建设到旅游宣传推广进行全方位扶持。在科技特派员的精心指导下,干部群众齐上阵,全力打造“农旅融合,乡村振兴”美丽田园项目,同时借助旅游的传播力提高农业品牌影响力,勾勒出大安旅游的美丽田园画卷。与此同时,在土陶文化村打造全乡首个“彩色水稻”种植试验基地,简约古朴的陶罐、土陶文化的字样均出现在田园上,让游客在体验百年土陶文化的同时,感受独特的彩色稻花香。
经验十五 精心打造“美丽庭院”。坚持“美丽庭院”创建活动为载体,为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添砖加瓦,如雪溪乡大龙口村让家庭主妇唱“主角”,充分利用轮胎、瓦罐、塑料瓶等废旧物品,结合本土特色元素打造美丽庭院,做出了示范。坚持“就地取材”为原则,做起了“石头+构思”的文章,充分利用石头开展美化洁化。平时并不起眼的溪卵石,经过本土工匠的创意,建造成了一个个花坛、一幅幅石墙,成为小城镇整治的点睛之笔。同时,充分发挥妇女群众的力量,常态化开展家庭清洁日“五个一”、庭院整理互帮互学等活动,并结合垃圾分类、剿灭劣V类水等中心工作,争创全域“洁净美”。建立了种花星级评比制度、村民门前“三包”责任制、邻里长捆绑、定期评选等制度,在每月15号将评比结果张榜公示,对评选出的美丽庭院示范户、优秀家庭户等,在民俗“二月二”文艺汇演上给予颁奖,并在示范户门前挂牌,以这些方式引导广大妇女及村民们树立主人翁意识,努力形成家家争创、户户争优、人人受益的良好局面。
编辑:王科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