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区海绵城市建设功能格局。
所谓海绵城市,就是通过屋顶绿化、雨水收集利用设施等措施,让城市像海绵一样,能够吸收和释放雨水。
近日,《温州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6-2030年)》获批,引起社会广泛关注。那么城市各区域该如何因地制宜,构建海绵城市自然生态格局,让城市像海绵一样会呼吸?这不,我市已将城市中央绿轴区域作为此次海绵城市规划的示范区打造,并作了详细规划设计。
一轴、三核、三片、六廊
打造智者乐水海绵体
自2012年起我市就有意打造海绵城市,并在不少公园、广场、道路等项目中运用海绵城市建设理念。2016年11月,市规划局发布了《温州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草案)公告。2018年8月,《温州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6-2030年)》成功获批。多年来,我市不少城市区域,如瑞安、文成、泰顺、平阳、瓯江口新区等也都在探索规划建设海绵城市,但一直缺少一个示范区样板。
据了解,此次规划打造的中央绿轴示范区范围北至锦绣路、东至汤家桥路,西至惠民路、南至瓯海大道,总面积约4.8平方公里。规划依据示范区控制性详细及城市设计思路,明确中央绿轴示范区将以“中央活力休闲区、智者乐水海绵体”的形象定位,构建“一轴、三核、三片、六廊”的海绵城市建设功能格局。
一轴:指借助中央绿轴统领的纵向主体空间,打造绿化生态的海绵轴。主体功能为软化岸线介质,凸显下凹式绿地建设,提升下垫面条件,注重垂直绿化,强化市政设施,实现水的慢生活的复合多样性的生态轴线。
三核:指利用示范区内绿化及开敞条件优越的三大核心空间,打造示范区三大海绵核心体。分别为北部的绣山公园生态绿核、中部的世纪广场休闲绿核、南部的湿地生态绿核。其主体职能为利用开敞空间的积水特点,强化片区调蓄水设施建设,改善下垫面条件,保护自然水生环境,修护自然岸线,促进海绵体净、滞、蓄功能,强化水生态、水安全、水资源体系。
三片:指结合现实及规划建设情况划分的三大不同类型的海绵片区。分别为东侧的现状及规划居住用地较为集中的居住生活片,西北侧的行政文化用地集中的行政文化片,西南侧商办及绿化空间充实的休闲商务片。
六廊:指重点构建瓯海大道生态海绵廊道、铁道绿化生态海绵廊道、市府路生态海绵廊道、划龙桥河生态海绵廊道、联合横渎河形成的惠民路生态海绵廊道、汤家桥路生态海绵廊道等六条沿河、沿路廊道,强化水与生物、水与土地的融合,提升缓冲,净化能力。
九方面着手
重构江南水乡格局
作为我市重点打造的“两线三片”中的重要“一片”,近年来中央绿轴区域建设稳步推进,变化日新月异,世纪公园、中央绿轴小学,以及一条条道路、一个个高品质社区等等,都让这个区域活力四射。根据规划,中央绿轴示范区将从海绵公园、调蓄池、下凹式绿地、海绵道路、生态岸线、雨水花园、屋顶绿化等9个方面采取措施,重构江南水乡格局。
区域规划设置2处海绵公园,为绣山海绵公园和世纪海绵公园,面积约49.29公顷。海绵广场方面,为加强雨水渗透,提升广场海绵效应,规划结合科技馆与博物馆广场设置蓄水池;利用东垟路与规划道路交叉口的广场设置透水铺砖、雨水花园、蓄水池;利用府东路沿线上的两处广场设置透水铺砖。
同时,为搭建网络型海绵城市,规划示范区内城市主要道路,应加强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透水铺装率,强化生物滞留设施,提高低影响开发设施处理。利用中轴线绿地,设置下凹式绿地,并设置植物缓冲带,强化植物多样性,缓解水流以减小对下游的排水压力,增强净化效能。
对于生态岸线,规划因地制宜地采取硬质岸线保留、生态岸线保留及驳岸生态修复等方法,以加强河道岸线软化,提升生态化岸线资源,缓速水流,提升净化。目前,示范区水域总面积43.7公顷,岸线长度21.1公里,规划生态岸线修复17.6公里,修复率为83.4%。
同时,规划根据示范区城市近期发展计划,明确示范区近期启动重点应关注河道疏浚,加强河道排水能力,提升绣山公园及世纪公园二期的海绵体建设,提升对水安全的适应能力;并加快市政道路海绵体的建设;结合近期开发地块,渗透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其中,温州大道绿化整治工程(惠民路至汤家桥路)、月落垟路(惠民路至汤家桥路)、世纪公园西侧规划道路等道路,以及世纪公园二期、绣山公园海绵提升工程,张宅河、中央河、十二桥河、月牙河、吕家岸河河道综合治理工程等都是示范区近期重点项目。(记者 笑银)
编辑:王科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