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都记者 杜一川/文
卢伊拉/摄
市政府常务会议前天审议并原则通过了《温州市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2015年—2016年)》,我市即将拉开一场“垃圾分类运动”。我市目前垃圾分类工作现状如何?居民如何看待垃圾分类?昨天,温都记者到市区部分社区、街巷做了一次微调查。
居民看到垃圾桶就扔了,没注意是什么类别的
市环卫处近期曾做过一个垃圾分类的问卷调查,参与调查的有1000名市民。对于“你会按分类垃圾箱的指示扔垃圾吗?”这个选项, 52%的被调查者选了“没留意”,而选择“会”的只占29%。
记者走访了市区五马街、人民路等人流密集街道,发现路上均设置了分类垃圾箱,其中绿色的为“可回收垃圾箱”,黄色的为“不可回收垃圾箱”。然而,两个垃圾箱内的垃圾基本相同,看不出区分的现象。负责五马街清扫的清洁工杨师傅说,五马街这一带的垃圾桶内以饮料瓶、广告宣传单、吃剩的食物、塑料袋等为主,但大部分市民不会特意将垃圾分类投放。“对于我们清洁工来说,他们能够把垃圾丢到垃圾箱里就挺好了,还真没奢望‘分类丢’。”杨师傅说。
家住市区南塘街一带的刘小姐说,平时在家时间不多,因此生活垃圾也不多,她习惯把一天的垃圾都装在一个大袋子里,出门上班时丢到垃圾桶里。“说实话,平常没有特别留意垃圾分类,看到一个垃圾桶就扔了,也没注意这个垃圾桶是收纳什么类型垃圾的。”
社区书记居民的意识还不强,但有信心做好这件事
在瓯海区景山街道繁荣社区,每隔100多米设有一个垃圾坞,垃圾坞内有三个垃圾桶,分别写着“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但记者昨天打开可回收垃圾桶时看到,桶内混杂着不少不可回收垃圾,大部分是厨余垃圾。
繁荣社区党委书记陈苏媚说,该社区2012年被列为市区6个垃圾分类试点社区之一,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效果并不理想。“居民对垃圾分类的意识还不强,每天从家中带出的垃圾袋中,将可回收的垃圾和不可回收的混在一起了,除非专门安排一个人在每个垃圾坞边监督,否则让居民对垃圾进行分类丢弃,难度很大。若安排专人,要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这对于社区来说比较困难。”
但对于垃圾分类,陈苏媚还是有信心的:“经过这几年环境卫生的宣传和治理,社区居民已逐渐建立了‘垃圾不落地’的观念。因此我相信,只要政府部门下决心去做这件事,垃圾分类的观念肯定能深入人心,这件事一定能做好。”
专家强化细节教育,不妨学学日本的做法
姜友晓是市环卫处垃圾分类讲解员,这几年去不少学校、机关单位、社区等讲关于垃圾分类的课。他说:“我们每次讲课前都会发放一份关于垃圾分类的考卷,对市民垃圾分类的知识进行摸底。学校、机关单位的学员正确率比较高,学员对垃圾分类的做法也非常支持。但实际上为何还是有这么多人不按分类丢垃圾?我想主要的原因还是市民没有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
温大社会学老师徐旭东认为,垃圾分类并不只是温州的难题,而是一个全国性的难题。要做好垃圾分类,主要有三项工作要做:“首先,政府要对垃圾进行科学分类,除了明确什么是可回收、什么是不可回收垃圾外,还要对每种垃圾如何处置进行明确的安排。其次,要加大宣传,让垃圾分类的意识深入民心。日本对于垃圾分类环保教育,从幼儿园就开始了,中小学经常组织学生参观居住地的垃圾处理厂,直观感受每天有多少垃圾送到处理厂,每天处理能力是多少,如果没有做好垃圾分类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新入小区的居民,会在入住第一天收到垃圾分类的说明和垃圾收集日的时间表。正是有了这些细微处的教育,垃圾分类的观念才能深入人心。最后,政府还要出台一些奖惩措施,对做得好的社区、个人进行奖励,并将垃圾分类纳入对各区的考核中,强化政策引导。”
根据《实施方案》,我市将坚持“户分类,村、社区收集,区级清运,市级处理”的原则,完善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运、分类处置各环节,构建生活垃圾分类运行体系。并且,市政府将对各区垃圾减量化进行考核,强化政策引导,高标准、严要求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编辑:邱殿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