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棵杨梅树搭着白色的罗幔隔离棚,远远望去如同一个个蒙古包;露天杨梅树上则挂着可乐瓶做的香蕉诱杀器,每隔一段距离还装有杀虫灯……6月27日,泰顺县筱村镇的粒粒红杨梅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上,乒乓球般大的晚熟东魁杨梅正在采摘中。今年,这些经过“特殊照顾”的杨梅身价大涨,其中特级东魁杨梅每颗可卖到7元。
“今年的特级东魁杨梅可以说是按颗卖的。”在该基地,果农翁青斌向记者打趣道。据介绍,特级东魁杨梅每盒售价70元,一盒有10颗;精品杨梅每盒售价268元,一盒有64颗,按重量算,每斤约60元。虽然价格很高,但买的人却很多,现在树上的杨梅果子全被上海、宁波、杭州等地的客商预订走了。
同样是东魁杨梅,“粒粒红”为什么能卖出这么高的价格?翁青斌向记者透露了一个秘密:这有赖于市农委农办(市农业局)在泰顺县筱村珊溪库区试点搞农业绿色生产技术。他们基地上的100多个罗幔隔离棚,由农业部门补助了一半经费。杨梅树搭罗幔隔离棚后可防果蝇、防大风,还能让果子延时成熟,相比露天的杨梅采摘时间可推迟3-5天。
与“粒粒红”杨梅专业合作社基地一样,在泰顺县筱村镇,浙江四贤茶业有限公司在葛垟茶园绿色防控示范基地将杂草填埋腐烂后当肥料,减少化肥的使用,还用杀虫灯、黄板诱杀害虫。
在这里,记者看到,茶树上的杀虫灯、黄板上粘满了大大小小的飞虫。筱村镇农业公共服务中心主任吴振我指着这些生态防治设备说:“别看这些技术不起眼,但它为病虫防治的成本减少30%以上,茶叶整体增产10%以上,而且达到了欧盟、美国的有机标准。”
据筱村镇党委书记翁士堤介绍,筱村镇是珊溪水库的重要水源地乡镇之一,肩负着保护温州人民大水缸的艰巨任务。从去年开始,该镇成为库区试点发展生态农业,通过培训等方式,大力推广农业绿色生产技术,在水稻、茶叶、杨梅等主要作物生产中,推广生态防治技术。2013年,该镇的绿色防治技术推广率达85%以上,绿色施肥技术推广率达90%以上。通过绿色种植,该镇的农产品质量显著提高,成为温州、上海、杭州等地的抢手货,成功实现农业增收。
编辑:俞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