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频道

您当前的位置 : 温州网政务频道   ->   专题资料 -->正文
吴小英:20年呕心沥血为聋儿
2014年03月11日 10:46:27来源:温州网支站

  30多位聋哑儿童开口说话

   

  聋哑幼儿园

  今年44岁的吴小英出生于高楼乡上村村,是浙江省九大“爱心妈妈”之一,从呕心沥血地为聋哑的儿子训练,到开办语言康复训练班,为社会上广大的聋儿进行语训,她从事聋儿的语言康复工作已有近20年之久。

  1991年,吴小英3岁的孩子阙瑞典因为发高烧用药物不善而导致药物性耳聋,双耳的耳力受损都超过100分贝,医生诊断后说要康复很难,只能试试看。她呕心沥血,用5年时间,让完全无法说话儿子掌握了单字的发音,又一段时间后,重度耳聋的儿子会说话了,走进了正常孩子同样的学校。儿子语训成功后,出于对社会聋哑儿童的关爱,2005年,她开办了聋哑儿童语训班,经过不懈努力,已有30多名聋哑儿童康复并开口说话,和正常的孩子一起上学。

  2004年以来,吴小英先后参加全省聋儿康复师资培训班、全国人工耳蜗术后康复教学及评估技术培训班等学习,现为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委员。

  昨天是全国第21个助残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共同见证“爱心妈妈”吴小英爱的奇迹……

  首个学生:呕心沥血训练儿子

  20年前,3岁的瑞典突发高烧,体温达43摄氏度。由于山区地处偏僻,一天只有一趟客车来回于大京到高楼,当天下午吴小英才等到客车,急忙将儿子送往乡村的私人诊所就诊。就因为那时的用药问题,造成了小瑞典双耳极重度耳聋。不甘心儿子就此处于无声世界的吴小英带着孩子到处看医生,为儿子佩戴助听器,并且在杭州一教授的指导下开始对儿子进行语言康复训练。

  在家里,她对儿子的康复语训是使用自己土方法开始的,从“啊”、“哦”、“呀”等基本的拟声词开始,再到1至10的数字,上千上万次的教儿子边说边写边数,直到学会。吴小英再利用各种谐音来推广其他的发音。刚开始教学时很困难,像翘舌音无论她怎样演示,无论她教多少遍,孩子都领会不了……吴小英曾发过脾气,甚至打算放弃过,但是看着孩子那无辜的眼神,她很心疼,也很不甘心,于是又开始了不厌其烦的发音教育工作。吴小英经常会利用一些形象的实物与叠字读音结合来教儿子,比如:看见公鸡,就指着:“喔喔--”;看见汽车,就指着“嘟嘟--”,反复不断地教、练,循序渐进。经过两年时间的训练,儿子终于有了语言反应。

  瑞典8岁时,能说些单个字了,但无法说出完整的句子,最多是两个、三个字的连读。为了让儿子多与正常小朋友接触交流,小英将他送到普通的幼儿园读书,培养儿子的胆量和听力。刚开始,小英不放心,经常偷偷到幼儿园观察儿子的日常生活,见儿子与小朋友玩得很开心,她有了一丝欣慰。高中时,不放心的吴小英还曾经询问过孩子的同伴和同学:“瑞典说的话,你们能不能听清楚?”“听懂的啊,跟我们说的一样的嘛!”同学自然的回答让吴小英真正放下了心。

  现在瑞典已考上了大学,在大学校园里开心地生活着。“刚开始的时候,我就想着孩子能完成基本的日常对话就行了,真没想到孩子能和正常的孩子一样上大学。”现在一想到健康开朗的儿子,吴小英每每都情不自禁地闪着泪花。

  关爱聋儿:开办聋哑语训班

  吴小英成功语训聋哑儿子后,一些有相似遭遇的聋儿家庭纷纷上门取经,有些父母甚至把孩子硬塞给小英,希望她办个聋儿康复培训班。开始,吴小英婉言拒绝了,儿子的康复已让她快心力交瘁了,现在还要面对更多这样的聋儿,那该有多难!她向记者描述当时的心情。

  吴小英见到有些外省贫困家庭的聋儿,听力比儿子好的,却无法康复,这令她非常难过。小英还经常到一些聋儿家庭做客,发现好些家庭因家境贫寒而放弃康复,最终走入聋哑学校学习手语成为名副其实的哑巴,她为此感到惋惜。“如果自己开办语训班是不是会有一批聋儿可以告别无声的世界,走入正常人的生活圈子里呢?”看着那些聋儿,吴小英有些动摇。

  一些医生对她语训极重度耳聋儿子的成功感到惊讶,并肯定了她的这套经验和方法,也多次动员她创办聋儿康复语训班,让她将自己的成功经验拿出来服务社会。在众人的鼓励和期盼下,吴小英于2003年秋天收下了四个聋儿,帮他们进行康复训练。当时没有教室,她就将自家的大小卧室、书房改成教室、寝室和单训室,将客厅改成活动室,让聋儿们吃、住都跟自己在一起,这是为了便于随时照顾孩子语训。语训班没有寒假和暑假,因为聋哑孩子跟正常孩子不同,若耽搁了语训时间,就会前功尽弃,并且接受语训的年龄越小越好,年龄大了语训的难度就会增加,所以一丝都不能松懈。有些聋儿脾气倔,不配合,吴小英便耐心地教导他们,声音都嘶哑了;有些聋儿体质差,经常感冒发烧,吴小英又亲自带孩子看医生,照顾他们。

  2010年,为了让更多的聋哑儿童得到康复,市残联将语训班搬到康复中心,还配备了十几万元的器材。目前该康复中心面积已达1200多平方米,可容纳50多位听障儿童,并配有专业语训老师8人,设有6个教室,一个启聪室、测听室等。该语训班自开班以来,收训聋哑儿童共60多人,其中已有30多名儿童康复后走进正常的学校和幼儿园。

  锐意进取:自我提升服务聋儿

  教导儿子让吴小英掌握了宝贵的语训经验,但她并没有就此满足,她不断地参加各种培训班,以增强自己的技术力量。像中外婴幼儿听力筛查技术及聋儿听觉语言新技术培训班、全省聋儿康复师资培训班、全国人工耳蜗术后康复教学及评估技术培训班等,平均每年参加培训2、3次。市残联副理事长程洪真评价:“吴小英富有奉献精神,她把语训班当成家,把孩子们当成自己的孩子来关爱,她有专业的业务知识,平时酷爱学习,前段时间还买了不少专业的书籍,打算好好研究。”

  刚开始吴小英在家里办班,后来孩子增加到十几个,就在莘塍租了一块地方办学,高昂的租金让语训班的经济压力增加了,但是遇到家庭特别困难的孩子,她还是义无反顾地免除了他的学费。来自江西的小梁,听力损失不很严重,70多分贝,是很有希望可以康复的。但当时每月700元的语训学杂费对他们家来说是一笔巨大的开支,加上小梁的哥哥也是聋儿,于是家人要放弃他的康复治疗。吴小英决定免费接收这位孩子,小梁也没有辜负吴小英的期待,进步较快,一年半后就康复了。之后,他来到正常学校读小学,在完成一年级的学业后,因成绩优异直接跳级读3年级。

  吴小英的付出也获得了相应的回报,她成为2005年、2007年、2008年、2009年瑞安市“扶残助残”先进工作者;2006年语训班获得市“扶残助残”先进单位;2007年,成为浙江省九大“爱心妈妈”之一,还获得浙江省聋儿才艺大赛教师优秀辅导奖。

  程洪真说,新星聋儿语训班的创办填补了我市聋儿语言康复训练的空白,社会效益较高,因为培训的效果显著,家长们也很满意,希望几年后,该语训班能成为浙江省一类聋儿康复机构。据了解,市残联对该语训班给予了大力支持,2009年至今给贫困聋儿拨款20多万元作为教育补贴,免费给每个孩子配助听器,并于去年免费提供了办学场所。

  康复孩子:每人都有不同的故事

  “你拍八,我拍八,八个娃娃吹喇叭;你拍九,我拍九,九个娃娃吹气球。”一踏进位于市区的新星聋儿康复中心的大门,耳边便传来了阵阵的童谣声。在教室里,吴小英正忙着跟小朋友一起朗诵童谣。随后,吴老师又认真地教小朋友们认识黑板上的字。老师让他们表演时,耳聋的小朋友一点都没有羞涩,都争先恐后地要秀一下,“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爱吃菜,蹦蹦跳跳真可爱。”“两只老虎,两只老虎,跑得快,跑得快,一只没有眼睛,一只没有尾巴,真奇怪!真奇怪!”他们的语调并不很清晰,但整齐划一,对于正常小朋友而言这些诗歌只是小菜一碟,但对于聋儿孩子来说,需要花费老师及孩子自身多年的努力和心血。

  “在语训班的孩子,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故事。”吴小英说。而这些故事镌刻在她的脑海中,历经时间的消逝而毫不褪色,她给记者讲了多个小故事。

  小楚是众多聋儿中康复时间最短的,他仅用11个月的时间就康复了,顺利地通过了市残联举办的考试,拿到了合格证。刚开始进语训班的时候,小楚已经7岁,他的父母都在永嘉,是在知道了吴小英的聋儿语训班后,舍弃了上海、宁波等地的培训班,大老远地把孩子送到瑞安来。刚来的时候,小楚只会讲“爸”、“妈”等基本的单字,舌尖音完全不会发,像小白兔的“兔”字,就是发不对,吴小英通过压舌头,并且她拿出一张纸,让孩子感受“兔”音发出来后纸张的飘动,借此将“兔”字形象化。在老师们细心的照顾下,小楚的进步较快,第二年下半年就进入普通学校的一年级上学了,现在已经上三年级,成绩不错。

  小珊则是最幸运的孩子,他是8岁的上半年来到语训班的,如果当时他没被送来语训班,下半年就要去聋哑学校上学了,自此,将会与有声世界绝缘。因为长期没有其他小孩接触,他非常内向,刚来的一段时间他完全不开口,也不吃饭,每天都板着脸。怕孩子饿着,吴小英买来孩子们都喜欢吃的各种零食,让他挑选,慢慢地他才没那么抵触。一个星期后,才慢慢张嘴有了表情。吴小英从帮他压舌头开始教,直到他10岁时康复。

  听力损失大于100分贝的,佩戴助听器的效果就会差一些,最好能做人工耳蜗。小檬6岁进入语训班,因为听力损失比较严重,2年后,效果仍然不明显,家人于2008年为小檬植入了人工耳蜗,第二年的上半年他就通过了康复测试。吴小英说:“人工耳蜗最佳植入年龄应为1至5岁,1岁植入的患儿比5岁植入的患儿能更快地学会说话。太晚植入效果就会差些,另一位孩子在快10岁的时候才植入人工耳蜗,讲话的清晰度就不够。”

  记者手记:

  每当孩子们拿到康复测试的合格证书,除了孩子与家长外,最高兴的莫过于吴小英了。她说,她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能让更多的孩子康复,融入社会,能跟正常人交流。

  爱心能创造奇迹,在吴小英以及其他语训老师的关怀下,一个又一个的聋儿走出了无声世界,融入了正常的学校,每个孩子的康复都堪称奇迹,而这样的奇迹还将继续创造下去。

  (记者黄丽云/文孙凛/图)

编辑:金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