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频道

您当前的位置 : 温州网政务频道   ->   专题资料 -->正文
新中国成立后开展了多少次普查?
2013年12月18日 16:01:21来源:

  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开展了人口普查、工业普查、农业普查、第三产业普查、基本单位普查和经济普查等6项普查工作。

  人口普查6次:人口普查是对全国人口逐户逐人进行的一次全面调查登记,查清全国人口的总量、结构和分布情况以及全国人口的社会、经济、文化特征。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1953年,全国总人口为60193.8万人。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1964年,全国总人口为72307万人。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1982年,全国总人口为103188.8万人。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1990年,全国总人口为116001.7万人。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全国总人口为129533万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010年,全国总人口为137053.7万人。

  工业普查3次:工业普查是对全国所有工业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的一次性全面调查登记,查清全国工业资产底数、工业产品产量、生产能力分布和能力利用状况,资源配置、市场容量和供需平衡状况,主要生产设备拥有量、工艺装备的技术状况,规范工业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第一次全国工业普查1950年。调查表式是由苏联专家帮助设计,按企业规模大小,分别填报甲类或乙类表式。第二次全国工业普查1985年,全国工业企业和工业生产单位为518.60万个,从业人员6005.74万人,资产总额9605.91,工业增加值6958.20亿元,工业总产值18018.37亿元。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1995年,全国工业企业和工业生产单位为734.2万个,从业人员14735.5万人,资产总额为88374.4亿元,工业增加值为24353.7亿元,工业总产值为91893.7亿元。

  农业普查2次:农业普查是对农村的土地、劳动力、农业生产性固定资产等情况的调查登记。第一次全国农业普查1997年,全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农村住户数21455.74万户,农村从业人员为56085.58万人,耕地1300392万公顷(1951亿亩)。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2006年,全国共有农业生产经营户20016万户,农业生产经营单位39.5万个,全国共有农业从业人员34874万人,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53100万人,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13181万人。

  第三产业普查1次:第三产业普查是对全国所有第三产业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的一次性全面调查登记,查清全国第三产业的单位数量、构成、分布状况,为制定产业结构调整政策,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第一次第三产业普查1993年,全国第三产业单位共2183.8万个,其中企、事业和行政单位495.2万个,从事第三产业的城乡个体户1688.6万个;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共11483.8万人。1992年和1991年全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9140亿元和7226亿元。

  基本单位普查2次:基本单位是对除农户和个体户以外的所有从事社会经济活动的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的普查。第一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1996年。全国共有法人单位440.2万个,其中,企业法人单位262.8万个,行政法人(国家机关和政党机关)单位28万个,社会团体法人单位4.4万个,其他非营利性机构61万个,社区管理型机构(居委会和村委会)84万个。第二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2001年,全国共有法人单位510.7万个,其中,企业法人302.6万个;机关、事业法人102.6万个;社会团体法人10.6万个;居(村)委会79.2万个;其他法人15.7万个。

  经济普查3次:经济普查以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其他组织和个体经营户为对象,主要普查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变化情况。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2004年。全国共有从事第二、三产业的法人单位516.9万个。其中,企业法人单位325.0万个,机关、事业法人单位90.0万个,社会团体法人单位10.5万个,其他法人单位91.4万个。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2008年,全国共有从事第二、三产业的法人单位709.9万个,有证照的个体经营户2873.7万户,企业法人单位495.9万个,其中:国有企业14.3万个,私营企业359.6万个,港、澳、台商投资企业8.4万个,外商投资企业10.2万个。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2013年,正在组织实施。

编辑:邱殿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