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频道

您当前的位置 : 温州网政务频道   ->   党政要闻   ->   新闻发布 -->正文
寻访“最美泰顺”:泰顺还有这些珍宝,你知道吗?
2014年12月15日 09:57:44来源:温州网

  温州网讯(记者 金晶) 一说起泰顺,你一定会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廊桥。”诚然,廊桥是众多有着文艺情怀的人们的向往。但是,你可知,除了廊桥,泰顺还有很多遗落山间的生态文化珍宝等待着我们去挖掘。

  12月12日,由温州日报报业集团、中共泰顺县委、泰顺县人民政府主办,温州网联合泰顺县委宣传部、泰顺县文化局、泰顺县旅游局、乌岩岭管理局等单位承办的网络文化节活动——寻访“最美泰顺”生态文化之旅,在泰顺乌岩岭景区内正式启动。

  活动期间,由媒体记者、大学教师、旅游体验师、摄影师、网络达人组成的30人网络寻访团,实地走访乌岩岭国家自然保护区、三滩岭红枫古道、岭北古村以及泰顺氡泉景区和泗溪廊桥文化园,采访了董直机、蔡晓华等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深入挖掘泰顺的生态和文化亮点,共同探讨泰顺旅游资源的未来开发与传承之路。

  【走进“浙江生态第一县”认识美丽山水泰顺】

  对于“九山半水半分田”的泰顺而言,无论是在蜿蜒曲折的公路上、山道上,还是在炊烟袅袅的村庄故居,处处都能看到郁郁葱葱的青山环抱。而其中,位于泰顺西北的乌岩岭则是不容错过的最美风光集散地。

  探秘乌岩岭在这里享受大自然的馈赠

  绿色金钟罩、生物王国、天然大氧吧……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片大自然遗留给世人的森林宝库。迎着冬日的暖阳,寻访团第一站便来到了这片青山秀水、人迹罕至的原始林场。

  尽管已经时序入冬,但走在乌岩岭内的登山步道上,大家依旧能够随处看到林海莽莽、飞瀑碧潭的森林画卷,这里的每一次呼吸都能让你感受到通透全身的心旷神怡,仿佛那些浓醇的负氧离子真的在给你洗肺一般。

  “20多年前,我第一次来乌岩岭,这里留给我的印象是真的很原始,山路难走,而且有很多蛇出没,来了一次就不敢来了。”网络达人“楠江闲人”笑着说道,“现在的乌岩岭设施条件好了,安全性提上来了,空气依然很清新,来了一次还想来。”

  如今的乌岩岭分为两大片区,一片是原始森林,一片是旅游景区。不过,除非你是探险爱好者,不然在旅游景区这片次原始森林内便可以感受到原始生态的自然风貌了。而且,经专家检测,乌岩岭景区入口和彩虹瀑两个点的负氧离子检测数值高达每立方厘米19000个以上,景区内其余监测点的数值也达到清新空气标准的2~4倍。

  乌岩岭清新自然的好空气源自茂密的植被覆盖与纷繁多样的植被种类。1863种种子植物,287种蕨类植物,358种苔藓植物,212种真菌……怪不得连世界濒危鸟类我国特产珍禽黄腹角雉也要在这里安家落户,使得乌岩岭成为了中国唯一的黄腹角雉保护地。

  “不愧是‘生物王国’啊!”对此,寻访团的成员们感叹之余,也纷纷提议应该让乌岩岭成为孩子们的科普基地,“这里一定能教会小朋友丰富的生物常识。”

  此外,乌岩岭尽管位于温州的西部边陲,但它却与温州人民紧密相连,这里不仅拥有温州最高峰——白云尖,而且还是温州人民“大水缸”——飞云湖的水源涵养地,乌岩岭茂密的植被,为飞云江清澈优质的水资源搭起了第一层堡垒。

  “乌岩岭的森林资源真的太过宝贵,这里的旅游资源一定要在保护中逐步开发,让这片宝藏长久地造福世人。”喜爱户外穿越的摄影达人“守候沧桑”建议道,“比如推广几条绿色古道线路,通过策划宣传,开展‘体验游’活动,吸引户外爱好者前来等等。”

  秋冬泡汤走古道开启精心养生之旅

  对于爱出游的旅客们而言,春夏因为温润的气候,无疑是前往泰顺旅游的最佳时节。不过,泰顺的秋冬季节依然有它独特的迷人之处。

  秋冬,在万物萧索之际,三滩岭的红枫古道则显得尤为诗情画意,来这里不仅可以感受古道与红枫相映成趣之下的生机勃勃,还能感受沧桑中透出的点滴浪漫。

  而在经历了一天疲惫的撒欢之后,来泰顺氡泉泡一下汤则是最适合不过的选择了。泰顺氡泉水常年水温62℃,水中含有的“氡”元素,兼具医疗、美肤、健身等功效。

  “三滩岭的红枫古道不亚于文成的红枫古道,氡泉不亚于金华武义温泉。”在先后游历三滩岭红枫古道、感受氤氲的氡泉水汽之后,寻访团的网友们得出了以上结论。诚然,泰顺这块风水宝地仿佛受到了大自然特有的庇护,相信配之以合适的规划与开发,泰顺旅游产业的新兴之路将越走越远。

  【深入“中国廊桥之乡”了解百年传承乡土文化】

  如果说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是源于大自然的馈赠,那么泰顺淳朴与深厚的乡土文化遗产则离不开泰顺人的辛勤与智慧。

  药发木偶戏、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泰顺提线木偶戏、碇步龙、畲族民歌……据泰顺县文化广播电视出版局副局长林彩云介绍,目前,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泰顺县就已有以上五个项目入选其中。此外,还有“百家宴”、“畲乡三月三”、“吊九楼”等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和九旬廊桥大师一起追忆廊桥遗梦

  廊桥,作为泰顺县劳动人民最具代表性的智慧结晶,是本次寻访团必不可少的探寻之点。在泗溪廊桥文化园内,踩着形似琴键的矴步,穿越缓缓流淌的溪水,踏着石头铺就的道路,在一棵千年古樟树的掩映下,寻访团看到了恍如梦中才能见到的北涧桥。而在距北涧桥约一里的地方,溪东桥在远山的衬托下,秀美、轻灵地横跨在东溪之上,两座桥遥相呼应,被称之为“姐妹桥” ,并同时被誉为“世界上最美丽的虹桥”。

  一直以来,廊桥也被泰顺人称为“蜈蚣桥”,它的八字撑木结构有着很好的抗压性,同时也具有向上反弹力,易造成失稳。智慧的泰顺工匠便在桥上搭建廊屋,以增加重量来稳固桥身。

  相信任何一位有着廊桥情结的游客,都会对廊桥的建造深感兴趣。在泰顺岭北古村,寻访团见到了91岁高龄的廊桥营造技艺传承人董直机。

  听说我们要来探访,董老先生老早就坐着轮椅,等候在印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泰顺编梁木拱桥纪念室”的小木屋前。一见寻访团来了,老人立马颤颤巍巍地从轮椅站立起来,迈着蹒跚的步履,走进纪念室,从柜子里拿出钥匙。原来,老人最心爱的一座亲手建造的廊桥模型被储藏在不远处老人自己的家中。

  跟着老人,寻访团来到了老人家中,推开门、打开灯的那一刹那,一座近2米长的廊桥模型展现在大家眼前。

  尽管因为年事已高,老人那双沧桑的手也再也无法施展他的技艺,但他总是尽心尽力地向前来拜访的人们讲述廊桥技艺的精髓,讲述他与廊桥的不解之缘。

  董直机老人告诉大家,尽管17岁开始苦学廊桥技艺,但毕生却因为种种原因而与造桥擦肩而过。28岁,老人才得到人生第一次造桥的机会,建造了当时的风水桥——泰福桥。随后几十年里,因为时过境迁,老人就再也没有机会去建造新的廊桥。直到2003年,因为偶然被发现是泰顺县唯一健在的能建造木拱廊桥的民间匠人,老人在他八十岁之际,再一次获得了建造廊桥的机会。

  在岭北村尾村,寻访团成员们见到了那座老人在八十岁之际建造的同乐桥,它像一道彩虹跃然于深山溪水之上,向人们诉说着这一段传奇的廊桥佳话。

  木偶戏:千年传承在当下

  在泗溪廊桥文化园中的廊桥文化展厅内,除了各式各样的廊桥模型,寻访团还有幸观看到了泰顺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提线木偶表演。在精心布置的场景幕布前,几十个形态各异、憨态可掬的各式木偶,在木偶表演匠手中,凭着几根细线的操控,辅以适时趣味的配音,便上演一场引人入胜的木偶戏。

  在表演现场,寻访团还有幸采访到了木偶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蔡晓华。对于祖辈都从事木偶戏表演的蔡晓华来说,对木偶戏的热爱是一种极其自然的情感,17岁便开始学习木偶表演技艺。

  “学习木偶表演,其实并不简单。一般而言,起码需要一年的时间才能基本摸透一个剧目的所有要领。”蔡晓华说道,且不说学习木偶表演技艺的不易,就当下传统民间技艺的生存环境也是不容乐观。即便是在像泰顺这样的“木偶戏之乡”,很多木偶世家也不得不面临青黄不接的困境。

  由于当地政府的支持,蔡晓华所在木偶戏班一年还能接到近60场的演出,而实际上,真正能够提供正常演出的戏班在整个泰顺县已经仅剩十余个。“现在想要靠学木偶戏将来混饭吃的年轻人几乎已经找不到了。”在蔡晓华的戏班里,最年轻的也有44岁了。

  尽管木偶剧紧跟时代步伐,结合当地特色文化,不断翻新剧本,受到乡间人们的欢迎,但这门传统文化遗产依然面临难以为继的困境。据蔡晓华介绍,为了能够木偶戏在民间存活下来,当地政府也是费尽心机。近些年来,成立“木偶实验剧团”,走乡串村为群众奉上精彩的木偶戏;开设“木偶实践基地”,为学生们开设木偶学习课堂,讲述提线木偶的历史与发展,现场表演精彩的木偶戏,带领他们亲手动手做木偶,以此为木偶剧输入新鲜的血液。

  蔡晓华平日里如果不参加演出,便是到实践基地给学生们上课,他期待着木偶戏能够得到更多的重视,木偶戏艺人能够获得稳定的生活保障,从而让木偶戏能够继续传承下去。

编辑:金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