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频道

您当前的位置 : 温州网政务频道   ->   专题资料 -->正文
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百日倒计时”,主战场将怎样迎战?
2014年08月22日 16:42:16来源:温州网-温州日报

       今年3月,中央文明办专职副主任徐令义调研鹿城区精神文明建设及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图片由鹿城文明办提供  

  公共自行车给了市民很多便利。

  温州人有句俗话:“上门看八字:路平、灯明、几净、茶热”。这也成了鹿城文明建设改观的写照:“上门看八字:环境、整治、提升、素质”。

  清晨,骑公共自行车开启新一天,看到街道整洁、车流有序;晌午,街头伏茶点的老人们灌好杯杯凉茶,品出茶的清凉、人的热心;傍晚,坐上水上巴士,沿着潺潺南塘水流连两岸风光,发现水清了、城靓了……

  从微观看宏观,主战场鹿城的变化是温州文明进步的缩影。

  从去年初,摘得“浙江省示范文明城区”牌子,为温州创建全国文明挣得“入场券”;到去年底,获得全市唯一的省小康十大示范县(市、区)荣誉;而今为“文明城市创建”发起“百日冲刺”。诚如温州市委常委、鹿城区委书记王立彤所言:通过实实在在的创建,提升城区整体文明形象和文明程度,让老百姓生活得更舒适、更幸福。

  在这294.38平方公里土地上,多维度的文明是140多万人眼里的风景、生活的品质,是积极昂扬的感受,是外塑环境内入肌理的跨越。

  一碗粥的温度道德向善的温度

  一碗粥有多少度?“冬天五六十度,不烫手、好入口。”红日亭的老人们,用行动诠释温度的含义。

  年至古稀的老人们,寒冬腊月五更开灶,18个压力锅的热粥,装了3大保温桶还裹了两层棉花被……他们坚持40载,给早起干活的环卫工、走街串巷的小贩、医院的护工,这些有需要的人们,送去一口温暖的热粥。

  冬施热粥、夏送伏茶,一碗粥的温度、一碗茶的凉爽,递出城市的善意。今年5月,重新亮相的红日亭,青砖黛瓦取代“临时棚”。

  传统道德与现代文明,在这里也进行着一棒棒接力。

  老百姓送米、送钱;志愿者烧茶煮粥,500余个免费伏茶点遍布城乡,人们用善心竖起一个个坐标,勾勒出首善之区的道德地图,也感召更多的温暖力量:登上“中国好人榜”的最美药剂师章效通,带领志愿队进社区、敬老院清理小药箱;温州保安陈明德,不远千里还巨款,以诚信之举登上“中国好人”榜单。早高峰的“交警阿婆”,冷雨撑伞的最美女孩,“7.23”生命接力的万名志愿者……

  在鹿城,每十名常住居民就有一位志愿者,每年有6万多人次提供志愿服务。在鹿城,当好人做好事、见义勇为不仅引起共鸣,更有制度撑腰。当各地尚在争议“老人扶不扶”,鹿城慈善总会已推出了“助人为善专项援助基金”。

  一堂课的深度道德教育的深度

  抱拳行礼、扎马步,细节里品味武术精神的奥义,言行交流中体会中华文化的精髓。今年夏天,留守儿童在七都快乐营受益匪浅。传统课程,给这些可能随父母跨出国门的孩子,深埋记忆的种子。

  城市文明的灵魂是“人”,不仅是当下的人,更是未来的人。未成年人,是一座城向未来延伸的维度。

  “我们的节日”——端午、中秋、春节;元宵的灯谜、拦街福的喜庆、端午的龙舟……老一代人记忆里的文化味道,如今的温州公式依稀可感,“江心屿金秋文化节”“端午情、鹿城忆”、“一封家书”等活动让成人小孩都从“四季八节”里品出传统的古韵味。

  以经典传道德、以家史传家训,鹿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还有着种种具体而生动的载体。

  没有刻板的教学,藤桥中心镇小学少年宫七巧板、手工制作、铜管乐队等课程广受欢迎;注重全面发展,七都中学少年宫拓展项目区、体验互动区、动手创意室和地震馆才是孩子暑期的热门。从藤桥“农耕文化教育基地”、七都“留守儿童快乐之家”、“乡村(城市)学校少年宫”到鹿城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郭公山社区“传统文化体验培训基地”,因地制宜鹿城“春泥计划”工程实现了8个街镇80个社区100%全覆盖,也成为孕育未来的优质“土壤”。

  一辆车的速度生态文明的速度

  感受鹿城最好的方式是什么?有人建议,骑公共自行车的速度正好。

  2012年“世界无车日”,鹿城成了温州第一个拥有公共自行车的地方。建设资金都由企业出,更是全国独一例。民企为何愿意掏腰包?因为这是市民的期待。

  创建之初,鹿城环境欠账多、公共设施供给不足,基础设施建设远跟不上经济发展步伐。从“城中村改造”、“拔钉清障”、“交通畅通”、“拆围去丑”等城市转型发展大行动,到“三改一拆”、“两无三化”、“五水共治”等破难攻坚的反击战,鹿城环境建设和时间竞赛,追赶着社会发展和百姓期待。

  据不完全统计,鹿城近年投入民生事业资金达52亿元,民生支出占区财政支出近八成,从2010年以来,全区累计拆除违建797万平方米,新增绿地227.87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从一张“小床”变成一间房。

  环境再塑倒逼城市转型,也让其间生活的人们感受文明的速度,老百姓更用行动支持城市进步。目前,全区已建成270个公共自行车服务点,日均借车3.5万辆,基本形成了10分钟公共自行车租借圈,人们通过“自行车-公交车”的接驳就能畅游鹿城。投用至今,10000多辆公共自行车实现“零丢失”。这组数据足以彰显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提升,印证鹿城创建“为民、惠民、乐民、便民”的效果。

  一张网的广度城市管理的广度

  遍布鹿城的伏茶点、春泥计划的站点,街头巷尾的公共自行车网点……鹿城多维度的文明创建,更有其广度。

  “文明创建不是看文明办做了什么,而是需要整个社会、每个人、各个单位、各个环节都要给力。”鹿城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文明办主任吴东来说,文明创建的突破口在于将文明责任法定化、岗位责任具体化、责任链接无缝化。鹿城实施“庸懒散奢”、“法制宣传”、“诚信建设”、“文明养成”、“文化环境”、“交通秩序”、“安全防控”、“五水共治”、“基层创建”等九大难点攻坚,成立9个专项工作指导组,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网络。

  基层网格更是管理网络有力的支撑。目前,鹿城有社区网格1037个,按照“1+1+x”的模式,动员了基层网格员、楼栋长、志愿者多方力量。拆违去丑,立起责任告示牌,从下而上层层监督倒逼政府、党委亮行动;消除城市小广告、“牛皮癣”,市场化,网格化见功效;警灯工程,打击街面“两抢”和车内物品盗窃给老百姓带来安全感;整治停车乱收费点423处,让城市秩序文明有礼。

  温州市星级幸福社区评选活动中,鹿城区13个社区荣获“温州市幸福社区”称号,数量居全市首位,其中,老社区桂柑更成为全市唯一的“五星级幸福社区”。桂柑社区主任柯建华透露了桂柑的“幸福秘方”:“‘零距离’服务,便捷化的生活家园。让幸福成果体现在居住环境美化上,展现在文化生活丰富上,呈现在整体风尚和谐上,洋溢在居民群众笑脸上。”这也是鹿城文明创建不断努力的方向。

黄之宏 报道组 佳慧

编辑:金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