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三能”见行动
位于鹿城区南汇街道的清风碧波小区,是温州市首个老旧小区改造试点单位,也是全市创建“共享社幸福里”的试点小区。
改造以来,老百姓的感受如何?
幸福感、安全感有没有提升?
带着这些问题
记者近日走访了该小区
清风碧波小区业委会叶主任这样告诉记者:“改造之后,环境上档次了,大家住着更舒心了。派出所民警经常过来走走看看,给我们出出点子,安全感比以前好多了。”
旧改纠纷不少
民警巧妙化解
小区内,记者看到小区门口装上了金灿灿的牌匾,房屋的外立面也刷上了新油漆,小区道路非常整洁,每辆车停得整整齐齐,广场上有老人在跳广场舞,小区内还设了不少展板,每幢居民楼都张贴了鹿城公安分局南浦派出所社区民警姜震的照片和联系电话,让人感觉焕然一新。
姜震介绍,清风碧波作为温州旧改第一个“吃螃蟹”的小区,改建初期遇到的阻力不小。很多业主对旧改不理解,导致业主和施工方之间、业主和业委会之间,常常会因旧改方案牵涉到的利益产生各种矛盾。
2020年10月份,小区实施绿化改建,因为对施工方案了解不全面,部分居民担心小区绿化面积收窄,不让施工方进场。接到报警后,姜震赶到现场了解情况,把居民代表、业委会主任、施工代表等领到街道矛调中心,在街道人员的配合下,深入浅出地阐明了小区改造的前提是绿化面积不减反增,从而赢得了居民的认同,改建得以顺利进行。
无独有偶,此前作为全市首个加装电梯的小区,安装过程中伴随着“采光不好、占用绿化面积、占用公共通道”等蜚语。姜震运用扎实的法律知识,逐一解答业主们提出的问题,并通过街道、住建部门及物业管理人员的协助,为矛盾化解找到最大公约数。目前,小区已加装10台电梯,惠及260多户居民。
支招车位共享
让停车不再难
记者和居民刘女士交谈时,她的微信群滴滴作响。
“请问还有共享位置吗?”“62号车位今天可以共享,明天晚上5点准时回小区。今天和明天有需要停车的邻居可以在62号车位上暂停。”刘女士微信里的小区车辆管理群出现了如上对话。
记者翻看小区以前的照片,发现小区内路很窄,有的车占用人行道,有的占用绿化带,显得杂乱无章。而现在是有序的停车位、宽敞的人行道、居民云集的榕树广场。这种变化,小区的“云上共享停车位”建设发挥了关键作用,创意来自一次普通的警民恳谈。
姜震说,小区有1055户住户、679辆车,以前只有300多个停车位,小区报警最多的就是停车矛盾,动不动就闹到派出所。旧改完成后,车位虽然增至525个,也依然不能满足住户的需求。
在一次派出所主持的警民恳谈会中,业委会负责人提出了“共享停车”的概念,即固定车位的业主不要设置地锁,如驾车外出,提前告知业委会,将停车位调剂给其他业主临时使用。这个创意引起了民警的兴趣,但其中有两个棘手问题需解决,首先是如何分享车位信息问题,其次是居民理念认同问题。
“现在省里在打造数字浙江,分享车位可以运用数字化平台在云端解决嘛!今后还可以建共享停车小程序,扫码停留。”姜震这样给业委会支招。
随后,姜震配合指导业委会逐个做思想工作,共享停车制度最终在业主大会通过。
业主叶女士说,这样改造后,小区群像个大家庭。“出门回家都群里‘吼’一声,不仅共享车位做好事,邻里关系也更融洽了。”同时,小区停车矛盾的警情直线下降。
引建“智安”围栏
安全感能捕捉
记者看到,小区门口,一名业主正通过支付宝小程序录入人脸信息,进出小区只要刷脸即可确认身份。
副教导员陈晓丹介绍,该小区是温州首个采用支付宝小程序进行智慧安防管理的小区。改造后,小区设立人脸门禁、车辆识别、高清夜视监控等智能化前端设备,建成了“信息自动采集、管理智能高效、防范严密精准”的智安围栏,保障小区居民的出行安全及整体的治安环境。
不仅如此,小区居民还在派出所牵头组织下,自发组成一支“平安乐巡志愿者服务队”,在“平安乐巡”APP上云端操作,警民共巡。陈晓丹说,“平安乐巡”APP是鹿城公安数字化群防群治的创新产品,他们为清风碧波小区开辟了专属“乐巡”路线,业主们可通过参加小区周边及内部的巡逻产生相应积分,在小区附近的商店兑换相应商品,形成“自助式开展巡逻、积分制考核评价、便捷化积分兑换”的群防群治自主管理的闭环,实现“我为大家巡一夜,大家为我巡一年”的平安共享理念。
平安乐巡志愿者服务队在小区内巡逻
“派出所要主动融入小区‘共享社幸福里’的创建,最重要的是通过我们的努力,给群众打造一个‘平安居’,给大家创造安全感。”南浦派出所所长曹志成这样说。
今年以来,清风碧波小区没有发生重大案事件,入室盗窃零发案,通信网络诈骗发案下降了27%。
来源:温州公安
原标题:温州首个旧改小区的“平安居”有什么密码?答案看这里
编辑:姜珂珂 | 责任编辑:张朋杰 | 监制:阮周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