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都街道岛中岛生态园作为鹿城区开展垃圾分类试点阵地,这里传统又创新的厨余垃圾消纳系统成效走在全市前列。短短一年多的时间,获得生态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行垃圾分类试点,提出“垃圾减量化”口号
2015年6月,鹿城区在七都板桥村推行垃圾分类试点,9月,鹿城环保志愿者协会加入并提出“垃圾减量化”口号,让村民尽量做到“厨余垃圾零输出”,自行消纳本村产生的厨余垃圾。
地制宜创新设计“波卡西”堆肥发酵池
将目光聚焦垃圾分类和立体农业发展,因地制宜创新设计了“波卡西”堆肥发酵池,并运用生物破解厨余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法,把垃圾源头减量作为基础性工作,践行“垃圾零公里”行动。
昨天上午,记者在七都岛中岛生态园中看到,已投入使用的堆肥发酵池直径3米,深1.8米。上面盖着一层塑料布,里面堆着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和餐厨垃圾等废弃物。
“岛中岛生态园日均产生的约50公斤的厨余垃圾都能在这里消纳。”鹿城区环保志愿者协会会长高宇一介绍,最终产物能够作为有机肥料种菜种花,将垃圾处理与生态农业结合,资源得以循环利用。
记者 张琳 通讯员 周洛嫣
编辑:邱殿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