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频道

您当前的位置 : 温州网政务频道   ->   党政要闻   ->   新闻发布 -->正文
温州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绘新图
2014年06月11日 09:00:38来源:温州网-温州日报

  “福送万家”免费拍摄老人百岁照。

  每年四季八节的各种民俗活动都极受村民喜爱。

  河泥淤积的小溪滩旧貌换新,成了绿树成荫的沿溪公园;农民兄弟走出破旧的农房住上别墅式公寓,十几年间,瑞安塘下陈岙村从一穷二白的小山村变成了全国文明示范村。

  陈岙村的变化是当下温州农村的写照。

  3年来,我市农村文明村创成率翻番,市级以上文明村从6.5%提升到12.5%。全市有市级以上文明村镇784个,其中省级文明村镇71个,全国文明村镇5个。

  在全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现场会上,一个个鲜活案例让数字生动饱满,一幅乡风文明的新卷正在缓缓铺展。随着越来越多村庄的文明升级,像陈岙村这样生活富裕、精神富有、环境富美的新农村正取代“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的旧农村。

  环境塑形新风引领美丽乡村

  文明不文明,首先看环境。村庄的文明变化,最先突破口同样是村容村貌。

  二十四孝长廊傍河而建,俯身弟子规、三字经、育儿经相伴而行,仰头天花板上绘着精美的二十四孝图和书画作品……“仰头至孝”,平阳冯宅村人传统的美德,如今成了最新的风景。

  2003年以来,我市组织实施“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工程建设,一批小山村经历着与陈岙、冯宅类似的文明升级。围绕“美村”目标,各地坚持“环境引领”,加强环境综合治理,着力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全面建设美丽乡村。

  到2013年底,我市完成村庄环境综合整治4320个,整治率达90%以上,建成美丽乡村精品线20条、精品村100个、特色村150个,其中泰顺县、文成县、永嘉县相继被评为全省美丽乡村创建工作先进县。

  乡村美丽升级之路,从过去发端通向未来。如洞头编制《洞头县美丽乡村建设规划(2011-2020)》,总领全县美丽乡村建设,深挖海岛渔村自然地理、历史遗存、风土人情、民俗习惯等特点,编制《洞头县特色文化村(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规划》,开展海霞村、花岗村等11个历史文化村落特色建筑的保护开发和大瞿郑成功校场遗址、胜利岙“一碑二桥”等42处重要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集中打造“红色海霞”、“花岗古渔村”、“生态白迭”、“美食东岙”等一批美丽渔村品牌,基本形成“一轴两环三岛”的美丽乡村精品路线。

  从“三沿”整治到四边三化、三改一拆、两无三化、五水共治……一个个名词概括了一场场具体而生动的变化,这些环境整治不仅改变了村庄面貌,更塑造了村美业兴民富的新气象。据统计仅2013年,我市农家乐接待游客达1709.21万人、营业收入10.3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4%和23.2%。

  道德润物新风根植乡土传承

  外化于形,更需内化于心。

  近年来,乡村流行“四多四少”新气象正说明变化:打球健身的人多了,烧香迷信的人少了;关心村里事情的人多了,发牢骚讲怪话的人少了;读书看报的人多了,打牌搓麻将的人少了;邻里相互帮助的多了,争争吵吵的少了。

  “四多四少”,新风背后有一套润物无声的法则。十年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经验是:硬说教不如巧润物,送文化不若“种文化”。

  瑞安马屿曹村花灯会过去只在元宵节举行,还曾停办数十年,如今借助文化礼堂,曹村不仅每年举办大型元宵灯会,还使村民成为灯会组织者、参与者,80多台大型花灯、6000多盏灯笼给村民带来了丰富的节日大餐,更递出一张民俗展示、文化、旅游的金名片。

  过去,部分农村道德建设常游离于乡土,文化礼堂、道德讲堂却让新芽从乡间传统里萌发:

  彰显乡土文化,平阳万全镇冯宅村、青街乡十五亩村把孝敬乡风、武术健身、畲族风俗民情等融入文化礼堂建设;

  彰显红色文化,山门、凤卧等革命老区,依托党史教育、革命事迹展览和历史场景重现等,加强红色文化熏陶;

  彰显名人文化,水头镇中元村、腾蛟镇腾带村,挖掘历史人文资源,挖掘苏步青、陈经邦(陈经正)等名人乡贤精神内涵,提升文化礼堂影响力和吸引力;

  彰显非遗文化,萧江镇显桥村、鳌江镇梅里村将文化礼堂打造成办活动、弘文明的传统文化培训基地,深入挖掘和剧、划旱船、头发吊灯等非遗文化内涵;

  彰显诚信文化,中国信用第一镇萧江镇的文化礼堂,用身边诚信人、身边诚信事,展现诚信建设成果,引领社会风尚……

  就是这套深挖特色、因地制宜的办法,便是我市309个文化礼堂和207个道德讲堂示范点的缩影,让文明新风接上芬芳“地气”,让乡村各界共建文明共襄盛举。

  新风拂乡乡野缔结新风尚

  文明新风,改变的不仅仅是村庄环境、农村生活,更潜移默化改变了农民自身,一度疏远的人际又逐渐祥和亲密,过去的空巢村、留守村被脉脉温情所填补。

  一张“邻里守望”网,一张“邻里守望”卡,一个交流平台,一支志愿服务队……去年中秋节,村里挨家挨户把老人接来一起过节,一对分居10年的夫妻也在大伙开导下破镜重圆,村子像一个大家庭。新的邻里守望制度,让苍南县灵溪镇沪山社区山北底村的村民感慨,邻里之间变得亲密了。

  移风易俗,糖果钱攒成了公益金……苍南马站蒲城社区的村民红白喜事不再铺张浪费,村里自办的移风易俗基金会,不仅让村民节省开支,更能集合力量置办文体器材、奖励村民子女升学、赈济困难户等等,为村里办公益、办福利。

  像北底村、蒲城一样,新时代移风易俗新风尚正在乡间悄然缔结。

  评村风,在“明德”上下工夫。我市广泛开展了以修订村规民约为主要方式的规范道德活动。对照社会主义荣辱观、《浙江省公民道德规范》、《温州市民守则》和《温州市文明家庭标准》等,勤劳致富、知法守法、文明礼仪、敬老爱幼、扶贫助困、诚信友爱、崇尚科学、移风易俗、清洁环保等新内容都写入了新的村规民约。

  评家风,在“孝亲”上做文章。全市农村“弘扬孝敬文化·公民道德建设”主题活动中,文成县街头村连续25年评选“孝顺子孙”的故事成为中央电视台、《中国新闻周刊》等各大媒体焦点。

  我们的节日,农村道德评议会、红白喜事理事会等以道德为主题的新组织让农民群众从身边人、身边事中感受文明的新力量。

  “要接地气、顺民意、有实效。”市文明办主任邱小侠说,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需回应群众心声、融入百姓生活、走进群众身边、净化群众心灵、美化农村环境,让群众在参与中提升文明自觉,促进农村文明新风。

  黄之宏 卢晓炜 卢雅楠

编辑:金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