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上午11时42分,铁路温州南站的站台上,一名69岁的老伯突然倒地。危急之时,动车站的值班人员、驻站医生、旅客中的医护人员、本地医院急救力量共同上阵,将老伯从鬼门关抢救回来。如今,老伯正在温州市人民医院娄桥院区接受观察,情况已有所好转。据悉,老伯姓郑,出生在台湾,祖籍在温州瑞安。
危急情况争分夺秒
众人合力抢“黄金时间”
“11时42分,郑老伯在3号站台突发心脏骤停。站台作业的客运员发现紧急情况,迅速通过对讲机联系到我,我立刻通知综控室联系120,通知车站内的服务台人员携带药箱、AED……前往,随即自己也前往现场。”李博是当天动车站的客运值班员,他在11时45分赶到现场,同时也有两名有医护经验的旅客发现情况,主动参与紧急救治。
持有救护员证的李博与志愿旅客展开接力,轮流对郑老伯进行心肺复苏。同时,李博告知其他同事检查郑老伯的随身物品,了解身份信息、紧急联系人等。几分钟后,服务台人员携AED火速赶到现场,李博随即对郑老伯进行心肺除颤。紧接着,瓯海区潘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两名驻站医生也带着仪器设备抵达现场,监测郑老伯的生命体征,并给其吸氧。
11时57分,120急救车赶到现场,车站人员与驻站医生随即将郑老伯护送至急救车上,送往温州市人民医院娄桥院区急诊科治疗。李博也陪同前往。
2个多小时奋战
医生将患者抢救回来
救护车抵达温州市人民医院娄桥院区后,急诊科主治医师立即安排郑老伯进行心电图等相关检查。心电图提示为“前壁心肌梗死”,立即请心内科医师会诊。根据检查情况,会诊考虑为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病情危险,需马上进行手术治疗。
12时24分,郑老伯再次突发室颤,陷入昏迷,情况危急!急诊科医师对其进行心肺复苏按压、除颤和气管插管,经过紧急救治,郑老伯生命体征开始慢慢趋向平稳。虽然初步把郑老伯拉出了鬼门关,但其血压极低,同时堵塞的血管不畅通,仍有发生室颤的可能性。
在急诊ECMO团队保障下,郑老伯被紧急推进导管室进行急诊经皮冠脉造影术。经过2个多小时的急救和介入治疗,郑老伯终于转危为安,生命体征稳定,神志转清。因抢救及时,快速开通心脏血管,郑老伯心脏功能恢复良好,目前还在心血管内科接受观察,并考虑下一步治疗方案。
恢复过来的郑先生意识清晰,他表示自己出生在台湾,但祖籍在温州瑞安,与温州有着密切的联系。
路遇险情迅速出手
发挥急救经验冷静应对
此次义无反顾向郑老伯伸出援手的,是一对来自福州的“95后”医生情侣——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医生杨廷舜,和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麻醉科医生上官雪娟。据杨廷舜回忆,当时动车还没进站,他们在前往自己车厢的路上,发现有人晕倒在地,立刻快步上前了解情况。经观察发现,患者没有脉搏,瞳孔散大,且对光的反射消失,是典型的心脏骤停。他们立即帮助患者躺平,解开他的上衣,对其进行心肺复苏。
“平时经常接触抢救工作,这次看到紧急情况,心里也没什么紧张感,只想着赶紧救人,就和平时工作状态一样的。”杨廷舜说,他和女友的医院每年都会进行全院的心肺复苏和电除颤技能的考核培训,对于抢救流程也是烂熟于心。在他们和车站人员的共同努力下,郑老伯约在10分钟内恢复窦性心律,随后被送往医院。由于施救延误了上车时间,当日车站工作人员特地安排杨廷舜两人上了半小时后班次的用餐车厢,返回榕城。
事后,他们听闻郑老伯已脱离生命危险,也感到很开心。当晚郑老伯的朋友也打来了致谢电话。杨廷舜说,患者心跳停止的4分钟内被称为“黄金4分钟”,是紧急救治的关键时期。发生紧急情况时,120医护人员到场需要时间,此时身边人会急救更加重要。此次事件,杨廷舜既对车站人员能够迅速拿到AED表示肯定,同时也希望以此为案例,让群众关注、广泛学习和了解心肺复苏术和AED心电除颤术。
患者当前情况良好
对各方施救表示感谢
此次救援过程当中,各方力量都十分重要。铁路温州南站及时响应,共同参与紧急处置,这也得益于李博丰富的救护经验。去年12月10日,他还为一名20岁的年轻人进行了心肺复苏,拯救了一条生命。杨廷舜和女友的及时援手,让郑老伯在“黄金4分钟”内争取到了宝贵时机。温州市人民医院环环相扣,以最快的速度为郑老伯安排了手术,打通了急性闭塞的心脏血管,让他转危为安。
郑老伯表示自己很幸运,在刚刚心脏骤停的时候身边就有医护人员,车站的应对也很及时,“对于他们,我唯有感谢再感谢。等恢复后,我也打算再去福州拜访,表达谢意。”如今,郑老伯感觉身体情况良好,他既认为温州的急救水平迅速高效,也在故乡感受到了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