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频道

您当前的位置 : 温州网政务频道   ->   专题资料 -->正文
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夯实“六个一”建设 打造鹿城学校心育新高地
2022年02月28日 16:18:00来源:温州网

  中小学阶段是儿童青少年个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生理和心理上都经历着一系列重大变化。鹿城区采取各种措施有效促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全力推动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工作深入展开。

  1. 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建设。

  高标准推进中小学心理辅导机构标准化和示范点建设。目前,全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室建设已达100%,目前已建成心理健康教育标准化学校41所,示范点学校15所,标准化学校建成率已达100%。完善学校心理辅导室工作机制,配置专门负责管理人员,固定辅导室开放时间(小学每天不少于1小时,中学不少于2小时),安排专兼职教师接待辅导,建立明确的值班制度。规范学生心理档案建设,根据学生需要定期开展典型个案研讨活动。

  2.推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

  按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时安排的规定,确保各中小学校每班每月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至少1课时,每学期安排4-6课时。规范各级各类心理辅导活动课教学行为,统一教材征订,鼓励校本化应用。提供学校北师大版、浙教版及本区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团队编写的学段心理教材,由学校结合学生学段特点进行选择与编排,由班主任老师在同一时间段开展心辅活动。有效整合学校德育,推进生涯规划、青春期健康教育、学习心理等心育主题特色校本课程实施,加大课程资源库建设。及时做好《珍爱生命》教材修订工作。

  3.建立健全心理危机干预体系。

  建立心理危机预警、应急和维护三个子系统。每年4月、9月通过心理测评软件、问卷调查以及访谈等方式,对全区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一年2次的诊断筛查并上报心理高危对象,致《家长通知书》告知情况,并与家长进行及时有效地沟通。建立多级心理指导与援助专家团队,规范指导心理危机干预和转介工作。建立学生心理危机案例库,促进学校与校外心理疾病治疗机构的沟通和合作,与专业医院做好协调,为高危学生开通绿色通道。

  4.加强心理健康师资队伍培养。

  组织全区中小学教师心理资格证书培训。目前,鹿城区已培训3000多位获得中小学心理资格C证,持证率达81%以上。从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教师心理辅导技能等方面对教师进行培训,提升教师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关注度与敏锐度,提高教师的心理辅导能力。发展我区心理健康教育导师团队建设,我区申报了市级课题《小学阶段情绪可视化管理的实践研究》,研究小学生的情绪特点,通过一系列可视化的方法,提高小学生对情绪的认识及情绪管理的能力。同时,还成立了全区心理健康教师骨干团队。完善沙龙运行机制,探索鹿城心理骨干教师成长模式。依托“暖心”心理热线,发现一批心理骨干,在服务热线过程中探讨交流,指导个案辅导。定期举办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成长沙龙,组织培训和学习活动,隔周周四的晚上6点到8点半的时间,开展成长沙龙和读书会活动;利用微信群针对性解决个案辅导疑难问题并商议后续策略;通过课堂风采展示扩大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使我区心理教师有团队支持系统和持续学习动力,帮助他们多形式、多渠道、独立性开展学校心理健康工作。

  5. 开通“暖心”热线解开心理困惑。

  在100位报名的心理志愿者教师中,区教育心理核心组成员根据教师的自身咨询资质和咨询经验,筛选出28位最适合热线咨询的心理教师,成立了“暖心”热线咨询团队。整理了《学生心理问题答疑和疏导》资料,从缓解焦虑害怕的技术,到心理咨询的原则,以及危机干预的原则与流程,使每一位志愿者都能有“备”上岗。其次,启动互助工作程序,每个志愿者通过网络搜集的方式,上传一份热线咨询的心理技术资料,全员在微信群中互动交流,核心专家组适时引导、答疑解惑。建立轮值制度、小结制度、会诊制度,通过多种策略、多条途径并行的方式,为个案的后续辅导咨询做好良好精进的干预与转介。

  6. 提升家长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和能力。

  通过主题讲座、亲子互动、家长沙龙,以及个别辅导或团辅训练等形式,系统规划、分类兼顾,帮助家长掌握亲子沟通和交往的方法和技能,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有效预防心理极端事件的发生。规范家长学校课程建设,建立家长学校心理课程菜单。心理健康教师骨干团队于2020年10月开始通过每两周发布一期的“小鹿心在线”微课堂(已发布26期)展示扩大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使我区心理教师不仅有团队支持系统和持续学习动力,帮助他们多形式、多渠道、独立性开展学校心理健康工作,并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家长需求对全区中小学生和家长进行学习力、自信力、沟通力、情绪力、挫折力、生命力等多方面心理健康的有效引导。帮助家长建立观测孩子问题的敏锐度、处理问题的智慧度和解决问题的有效度。

编辑:温正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