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频道

您当前的位置 : 温州网政务频道   ->   检察之窗 -->正文
去“疤”抚“痕”,还飞云江一片原生态——检察公益诉讼为民办实事,破解“老大难”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30日来源:温州新闻网

  巍巍群山耸立,一曲云江水蜿蜒而过。飞云江是温州地区瑞安、文成、泰顺三地的母亲河,其流域内的珊溪水利枢纽是温州市最大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  

  呵护云江水生态周全,关乎温州老百姓的民生民利。然而近年来,“三无”船舶的出现,在飞云江流域这片生态画廊上撕开一道道“裂隙”。聚焦“三无”船舶治理难题,温州检察机关积极履职、主动作为,上下协作、汇聚合力,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去“疤”抚“痕”,用心守护飞云江的原生态。

  “三无”船舶是指无船名船号、无船舶证书、无船籍港的船舶。长期以来,飞云江流域停泊着大量“三无”船舶,从事非法捕捞、非法垂钓、非法载客等违法违规活动,航行中极易出现燃油泄漏,对饮用水源造成污染。但此类船舶经常流动且隐藏在隐蔽处,一些船舶甚至在夜间行动。证据固定异常困难。

  如何破解?

  向科技要“生产力”,数字赋能法律监督。今年3月以来,温州检察机关通过市珊管办中心“数字珊溪智慧监管”系统,从中智能抓取违法违规行为、违法乱点的发生地点。在掌握“三无”船舶的运行规律后,运用无人机航拍取证、现场实地勘验等方式固定事实证据,并通过快速检测中心对“三无”船舶附近水样进行采样检测。经调查核实,飞云江瑞安、文成、泰顺流域内共有“三无”船舶100余艘,包括一般船舶、渔业船舶和农林自用船舶。

  整治迫在眉睫。但推动全面整治,需凝聚多方合力。去年10月,瑞安、文成、泰顺3地6家法院、检察院共同签订《关于建立飞云江流域生态司法保护协作机制的实施意见》,推动形成全流域、跨区域环境治理的司法合力。在一体化生态保护机制的基础上,温州市检察院经研判分析,牵头组成由市检察院及瑞安、文成、泰顺三地基层检察院参与的专案组,统一案件线索管理与研判并把关各具体案件的关键环节。8月6日,温州市检察院向海事部门制发行政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建议依法查处“三无”船舶,建立与农业农村部门和乡镇街道的长效协作配合机制。三地基层检察院亦分别向交通运输、农业农村、属地乡镇制发诉前检察建议,督促相关职能部门依法整治“三无”渔业船舶非法捕捞行为,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非法捕捞监管。截至目前,经温州市县两级院协同发力,共启动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程序11件,有力推动了问题整治。

  办理一案,更要治理一片。有效推动交通运输、农业农村、属地乡镇等单位部门的厘清执法权限和边界,是促进“三无”船舶长效整治的关键环节。发出检察建议后,8月16日,温州市安全生产委员会牵头召开由市检察院、市应急管理局、温州海事局、市水利局、市珊溪水库管理办公室等部门参加的飞云江流域“三无”船舶专项整治协调会。瑞安、文成、泰顺亦召开由检察机关、交通运输、农业农村、属地乡镇等多部门参与的“三无”船舶整治联动会议,进一步推动落实整改方案。当月,温州海事局专门对珊溪到司前航道及其附近水域进行巡航检查,并联合泰顺、文成等地有关部门开展联合巡查。同时,瑞安、泰顺、文成三地相关乡镇(街道)发布“三无”船舶专项清理行动通告。在检察机关的推动下,9月16日,“三无”休闲船艇治理再次纳入《温州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开展安全生产“百日攻坚”行动的通知》的攻坚范畴。11月,温州市安委会牵头开展第二次专项治理。

  协同推进,久久为功。据悉,截至11月底,瑞安、文成、泰顺三地船主已自动清理“三无”船舶30余艘,三地监管部门对未经审批备案许可下水通航的船舶强制拖离、扣押40余艘。

  来源:温州检察

  原标题:去“疤”抚“痕”,还飞云江一片原生态——检察公益诉讼为民办实事,破解“老大难”

编辑:姜珂珂 | 责任编辑:张朋杰 | 监制:阮周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