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频道

您当前的位置 : 温州网政务频道   ->   专题资料 -->正文
巩固国卫:温州奏响乡村文化振兴号角
2018年07月17日 09:18:36来源:温州日报

泰顺县仕阳镇乡村艺术团广场展演。 (杨舒雅 摄)

温州市2018“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在平阳县昆阳镇鸣山村举行。(资料照片)

在百姓书屋里看看书,在文化礼堂里听听曲,有才艺的还可以登上舞台,捧回大奖……小镇里的生活愈发诗情画意,充满无限可能了!近年来,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市文广新局着眼惠民办文化,通过扎根乡村,基层播种,丰富乡村资源配给,唱响了一出出乡村文化大戏,为乡村振兴不断注入文化新活力。

以村民为主角谱写群文新乐章

前不久,平阳县雅山元洲乡村艺术团作为温州首个乡村艺术团进京“赶考”,在央视大舞台上以活力四射的“甜心辣舞”夺得第八届央视群文杯银靴奖。

“我们从自娱自乐走向了全国性大赛!”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作为组建乡村艺术团的试点县,平阳县的“团建”工作如火如荼,目前已有的54支乡村艺术团,基本实现全县16个乡镇全覆盖,且呈现百花齐放的姿态——南雁镇溪南村乡村艺术团的布袋戏、青街畲族乡王神洞村艺术团的畲族歌……各团以文化礼堂、文化服务中心为阵地,充分挖掘地域特色,以“一镇一品”“一村一品”的形式,激发广大农村群众的参与热情。

市文广新局局长张纯芳表示,乡村艺术团是温州围绕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推出的又一创新品牌项目,目的是为了破解基层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不充分、不均衡等问题,打通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自5月份启动以来,全市已组建乡村艺术团近60个,开展各类巡演活动100余场。接下来要分阶段、有计划地开展组建工作,力争到2020年,确保全市超过50%的行政村(社区)完成组建乡村文艺团队,打造村民“共同参与、共同创造、共同分享”的公共文化供给新模式。让老百姓从“要我参加”变成“我要参加”,实现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由‘送文化’到‘种文化’的转变。

以文化为琴弦弹出乡镇新风尚

今年元宵节,市作家协会会员夏海霜,作为藤桥百姓书屋读书分享会的首位嘉宾,分享了自己的读书体会,现场座无虚席。

“这座藤桥的书籍宝库,不仅吸引了周边群众前来阅读,整洁高大上的环境也带动村民们和志愿者一起自觉维护。”教师金智婉用“近”“净”“静”三字形容家门口的书屋,并表示书屋的开设不仅弥补了藤桥公共资源的缺陷,更成为了乡村文化振兴的一大助力。

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公共文化‘十百千’工程”,目前已完成4个乡镇、71个村的公共文化服务提升。全市累计建成百姓书屋27个,并依托基层文化阵地送演出下乡596场、送电影下乡18003场,实实在在提高了村民的幸福感。

与此同时,深入开展的“非遗体验基地创建工程”也人气十足。截止到6月底,全市已建成鸣山陶院等非遗体验基地25个,开展非遗体验、红色之旅、文化礼堂展演等各类活动112场次,观众人数达两万余人。市非遗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非遗体验基地为市民提供了可在游玩中体验、在闲暇中学习的平台,也是基层群众零距离对接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扇窗口。另外,利用平台,做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促进非遗保护传承与乡村休闲旅游相结合,从而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又要铸魂。日前,我市有20处文保单位被公布为首批市级红色古迹展示教育基地。正在巡展的《光辉历程——中国梦·红色足迹主题展》,在“七一”期间参观人数高达1万余人。这是“红色古迹修缮展示工程”的系列活动,旨在挖掘和展示革命文物、红色古迹的思想内涵、时代价值,让红色文化精神引领乡村文化振兴。

这一处处点缀于乡间的文化阵地,正成为村民新的精神家园,谱写出一首首乡风新曲。

以人才为基础打出发展新节拍

发展乡村文化建设,“人才资源”当为重中之重,亦是乡村文化事业能否枝繁叶茂的根本。从2010年开始,我市就推出乡镇文化员“春风行动”培养计划,每年两次,每次授课4-5天,提升基层文化人才的组织能力和业务水平。八年来,培训乡镇文化员达8000多人次。此外,还以市委党校、温州大学两大文化人才基地为依托,以市民文化节、乡村艺术团为主要载体,培训基层文化员、文艺骨干和文化志愿者近15万人次,为乡村群众文化事业培育中坚力量。

在提升“软件”的同时,文化市场的监管工作也不容忽视。今年上半年,我市已建成185个乡镇(街道)工作站和5400个行政村(社区)工作点,基本实现全市“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全覆盖。截至目前,共出动文化行政执法人员11314人次,检查文化经营场所12751家次,发现及整改违规行为301起,办理案件152起,切实营造积极健康、向善向上的乡村文化市场环境。

擦亮乡村精神家园的底色,打好文化振兴这张牌,温州正以“服务中心、文化先行”的担当精神,不断挖掘乡村新力量, 让文化振兴之路越走越宽!(记者 王民悦

编辑:王科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