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莉
来源:温州文明网时间:2018-07-13 18:02:12编辑:林靖字体:

手机电筒下独自缝脸两个半小时,“绣花功夫”获赞

2018 年5月1日,我国在中非共和国首都班吉的援非医疗队接到求救电话称,一名中国籍员工在矿区不慎受到枪伤,面部损毁严重伴大量出血,情况十分紧急,需要立即进行手术治疗,但矿区的医疗条件根本无法处理这种伤势。

接到求救电话后,援非医疗队严阵以待,做好了紧急手术的准备。由于矿区地处偏远,过了12个多小时,伤者才被送到医疗队的驻地。仔细检查后,医疗队为伤者做了初步的止血、消毒、包扎及预防感染等治疗。

不巧的是,当晚班吉全面停电停水,根本无法做手术,医疗队只得计划次日一早进行清创缝合手术。医疗队一位医生说,由于伤者面部损毁严重,创面损伤不整齐,创口不规则,如果按照常规进行外科缝合,势必会留下伤疤,严重影响伤者日后的面容,但如果不及时缝合,也有可能导致伤势更进一步恶化,而这名患者只有35岁。

没有完善设备和助手,缝合要比常规多花几倍时间。此时,温医大附属眼视光医院援非医师孙莉主动请缨,在没有灯光照明的情况下,凭借手机的手电筒照射,开始了手术。

孙莉用的手术缝线比头发丝还细,通常用于眼科手术或整形美容手术的精细缝合,这对主刀医生的缝合能力要求极高,更何况是在没有完善手术设备、没有助手配合的情况下,所以每一次缝合都异常艰难,要花费常规缝合三四倍的时间。

另外,中非的气候异常炎热,停电后的手术室没有空调,也不能使用风扇。一会儿工夫,孙莉已是汗流浃背。由于手术床太高,整个缝合过程,她都一直站着完成。缝合手术从当晚9时开始,到当晚11时30分结束,她成功地将伤者伤口缝合,并且最大限度地减少日后伤者面部疤痕的形成。一场手术下来,孙莉几近虚脱。

事后,伤者的同事对援非医疗队表示感谢,一位同事说:“虽然受伤是一件不幸的事,但万幸的是在非洲碰到了水平这么高的中国医生。”

援非是想去外面的世界看一看

作为援非医生,孙莉在中非共和国首都最大的一所医院——班吉友谊医院,一人挑起了整个眼科的门诊、手术、咨询和宣教工作。她来之前,这里没有眼科,也没有眼科医生;她来了,才有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眼科和眼科医生。

2017年12月29日,孙莉作为第16批中国援中非医疗队的队员启程。

    作为白内障专科的一名医生,孙莉有着十多年临床经验的资深医生,在温州也有着一批忠实的“粉丝”。独自离开温州、离开家人,来到遥远的国度,来源于她的一个梦想——一直都向往着去外面的世界走一走看一看。

    在得知有援非任务后,她当时正好在浙江丽水下乡。她想借这个走出去的机会,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去帮助这些生活在贫穷国家的人们。于是在经过向医院了解了此次援非的情况后,她主动报名参加了这个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经过省里面试后,成为援外医疗队的一员。

    一开始,她所担心的问题是中非属于全球极度贫穷国家,人民生活水平极其落后,战乱、肆虐的传染病(疟疾、霍乱、艾滋病等);而且由于战乱的影响,医院几乎处于半瘫痪状态,医疗物资极度匮乏。幸运的是家人都支持她的决定。

一个人包揽所有的眼科工作,给当地眼科带来零的突破

    2017年12月29日,她来到了非洲,成为中非中非共和国首都最大的一所医院——班吉友谊医院的一名眼科医生。

    医院破旧不堪,受到战乱的影响,好多地板和天花板都残缺不全,墙上多处空洞,到处布满灰尘和蜘蛛网;院子里到处焚烧垃圾,烟雾弥漫,空气中弥漫着黑色烟灰。   

    孙莉和她医疗队的同事面临的困难是停水、停电、医疗器械和药品缺乏(由于国内的物资尚未发货),驻地(医疗队居住的地方)刚刚战后重建,刚刚刷完油漆,味道刺鼻,连正常的生活都不能保证,更不用说开展正常的工作,一个个困难都急需解决。

    更令她吃惊的是,作为中非首都的最大一所医院,这里竟然没有开设眼科,也没有眼科医生。作为这支医疗队里仅有的一名眼科医生,加上非洲的白内障患者非常之多,孙莉承担着大部分的医疗任务。她一个人既要充当护士,又要充当医生,要包揽所有关于眼科的事情,包括所有的查视力、做A超、冲洗眼睛等等,在国内,有很多工作是护士或辅助科室做的。而且她在手术时也没有助手,而国内每台手术都配有助手。

    在中非当地,眼科属于一片空白,就连外面的眼镜店也没有。孙莉的到来,给当地的眼科带来了零的突破。

一到医院,她就马不停蹄地开展了白内障的咨询和宣教工作。这个温婉娴静的女医生,让当地人感到特别亲切。当地居民告诉她,当得知会有中国的一名眼科女医生过来,他们都很期待她的到来。由于物资匮乏等原因,她的白内障手术预约排到了数月之后。

    孙莉说,她希望国内的药品和器械能早点运到这里,能让她早日开展工作,早日给当地人民带来希望,特别是能够帮助当地女性,让她们在她的手术台上恢复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