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频道

您当前的位置 : 温州网政务频道   ->   专题资料 -->正文
巩固国卫:温州27.1万人避灾大转移
2018年07月12日 09:45:00来源:温州都市报

“16级风,150条船只、865名留岛群众安然无恙……这在于全镇30名机关干部、50余名村干部对全员转移的坚定,12小时停电避灾点的坚守,36小时不眠不休的动员巡查。”昨晚(7月11日)6时,平阳县南麂镇人大主席徐顺兵在微信朋友圈写下这样的一段话。

南麂镇对全员转移的坚定,正是温州把转移群众摆在重要位置的一个缩影。此次防御台风“玛莉亚”的过程中,全市共转移人员27.1万人,做到了应转尽转、一人不漏。

平阳县腾蛟镇秀垟村挂职书记杨昌斌背着脚受伤的老人转移  (腾蛟镇政府供图)

平阳县海西镇海涂农场工作人员充分发挥个人专长,与避灾安置点的小朋友互动游戏。该安置点重点安置孤寡老人、儿童、残障人士等。 (记者 王诚)

准备做在风雨前头

转移安置“一人不漏”

做好转移工作,是取得抗台胜利的有力保障。

前天,温州万里无云,意外的晴热天气让人很难与即将来到的台风联系起来。这让我市的一位气象专家十分担忧:“2006年‘桑美’台风登陆温州之前,也是这个样子。恐怕会对人员转移工作产生阻碍。”

对此,市防指已做好准备。早在前天上午8时,市防指就发出《关于全面做好危险区域人员避险转移的命令》,明确列入转移范围的六类人群,并要求各地务必于当天中午前完成转移工作,于当晚6时前书面汇报工作情况。

平阳南麂,中国最美十大海岛之一。但只要有台风,南麂就首当其冲被“洗礼”。由于海岛渔民见惯了台风,每次转移工作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阻碍,但这次11个村865人被全员转移到安置点,一个也不少。

“岛上房子大多是上世纪70年代建成的,存在极大安全隐患。接到台风预警,我们就启动预案,把工作做在风雨前头。”徐顺兵说,7月9日下午,他们进行第一轮动员宣传,连夜走遍了11个村。7月10日上午开始,岛上群众被分批转移到避灾安置点。

南麂镇火焜岙村此次共转移72人,全部异地安置到附近的迷途三盘民宿。在转移过程中,今年70岁的汤明其老人将房门反锁,任凭工作人员怎么劝说,就是不愿转移。

“老人住在岙尾位置,海浪最高时能卷起30多米高,真的很吓人。”火焜岙村委会主任叶维勋说,他们前前后后去了五六趟,才说服老人转移。

前天一大早,苍南县桥墩镇堂阳居民区党支部书记曾云雄带着一支由社区和村居干部组成的巡逻队,挨家挨户宣传动员、排查隐患。巡逻队巡至“堂阳居247号”时,发现房屋前面的山体有一处不易发现的细微裂痕,凭借多年抗灾排险经验,曾云雄马上意识到这可能是新出现的地质灾害点。

这处山体下住着堂阳居和云仙村两个村居的43户共98名村民,情况十分紧急。巡逻队一边向镇政府上报险情,一边动员人员转移。后经苍南县国土地质专家现场查勘,确定这是一处新增疑似地质灾害点。但当时正值中午,无风无雨。附近居民认为房屋近些年修建,结构结实很安全,都不愿转移,动员工作难度很大。

在桥墩镇防汛指挥部指挥下,当地成立了一支由10人组成的工作组,一边密切监测该处山体,一边“软硬兼施”继续动员村民转移。

当晚11时许,受台风外围影响,天空下起大雨,这处新增疑似地质灾害点的山体裂缝,扩大至长约3米、宽约8厘米。桥墩镇防汛指挥部组织技术人员通过填充覆盖的措施,对山体裂缝进行暂时处理。同时,应急救援组在四周设置警戒标志,挨家挨户劝导和组织群众转移。直至次日凌晨4时,98名村民全部安全转移。

“丰岭社区:风险系数高。转移人员66人;接送车辆:3辆;参与动员人员:党员6人……”苍南县马站镇大门洋村党支部书记殷彬贵手绘了一张抗台“作战图”,列出了每个片区在台风影响下的“风险系数”“负责人”“转移人数”“接送车辆”“避灾方向”等,每个人的职责一清二楚,每个人的工作一览无遗,成为该村党员干部的抗台作战指南。

说起手绘“作战图”的原因,殷彬贵说,大门洋村有近3000人口,由四个片区合并而成,各片区相隔较远,必须合理安排好人力、物力,明确好各自任务,才能打好这场“战役”。

基层干部冲在前头

前引后查“一刻不松”

昨天凌晨2时,市防指又下发《关于切实做好转移人员安全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在进行大规模人员转移的同时,还要重视转移人员的安全管理和基本生活保障,每个安置场所务必落实专人加强值守,严防转移出来的人员在台风警报解除前,擅自回流到原居住的危险场所,确保人员安全。

为了防止转移人员偷偷“回巢”,各地基层干部也是够拼的。

苍南县赤溪镇中墩社区尖礁村的八旬老人陈满英,前天下午5时许被转移到村党支部书记黄友华家中。深夜,黄友华转移完村民回到家时,发现老人不在,这下可急坏了。他当即转身出门,往陈满英家中跑去,果不其然,老人就在自己靠海的危旧房中。

“台风随时会来,你老人家还是到我家待一晚上再说吧。”在黄友华再三劝说下,老人才回到黄友华的家中。

昨天上午7时许,由于风大浪高,陈满英老人的危旧房倒塌。“还好听他们劝,要不然我就被压进去了。”面对倒塌的房子,陈满英老人这样说。

昨天凌晨4时30分,泰顺县柳峰乡东桥村驻村干部温正仰和村委会主任徐伟敬再次披上雨衣,顶着狂风暴雨出发。当他们巡查到村民包燕平家,发现此前已转移的包燕平一家已返回。于是,他们猛烈地拍打着大门,经过10分钟拍打,终于将包燕平叫醒,随即将他们转移避灾安置点。“做转移工作,真的是要前引后查,一刻不松。”温正仰说。

苍南县大渔镇大岙村党支部书记林加爱在巡查村民转移安置途中经历了一次生死瞬间。

“这次台风大,我们把所有住危旧房的村民转移出去,对房子比较安全的村民,则要求他们搬到二楼以上住,这样更安全一点。”前晚,当林加爱得知有个村民没有按照要求搬到二楼,他立即叫上村干部,步行去这户村民家劝说。途中,一阵强风掀起10多米高的海浪,冲破公路一侧护栏,也将林加爱拍倒在地。

“当时浪把整个人都打懵了,一下子压下来,站都站不住。”林加爱说,海水退回去的时候,他下意识扶住栏杆,没有被卷走,这才捡回一条命。站起来之后,他继续前往那户村民家,好说歹说将其请上二楼,确保他的安全,“心里惦记着村民的事,当时也没怎么想自己的安全。”

文成县玉壶镇朱雅社区雅龙村党支部书记蔡明松,发现有村民不放心家中饲养的牲口偷偷跑回家,立即带着村干部将该村民家里的畜禽喂养好,让转移群众无后顾之忧。

安置服务做到百姓心头

镇街村居干部“一刻不闲”

为让转移群众在避灾安置点住得下、留得住,镇街、村居干部以及社会组织是“一刻不闲”,不仅提早准备了丰富的物资,还组织了医疗义诊队、党员宣讲队,到安置点送医送精神食粮。

昨天,文成县西坑畲族镇风雨大作,但该镇让川村的悦慢民宿内却是一片温馨场面。由于让川村避灾中心还在建设,有27人被临时安置在悦慢民宿。悦慢民宿不仅提供了丰富的早餐、午餐,民宿工作人员还热情接待每一名避灾的村民。“只有让村民感受到家的感觉,他们待在我们这里才不会尴尬。”悦慢民宿负责人的话朴实又真诚。

在泰顺县柳峰乡的避灾安置中心,当地乡政府不仅早早地准备了面包、方便面、矿泉水等物资,而且当地卫生院的党员义诊队,在院长徐建威的带领下,不顾风雨来给老人们量血压、测血糖,还给他们带来止痛膏、感冒药等常用药。

而在该乡上岚村外厝避灾安置点,早餐有稀饭、面条,晚饭六菜一汤,有鱼有肉。该村党支部副书记陈新怀还特地叫爱人何爱女到安置点当“饭嫂”。

在苍南县龙港镇前东村缪家桥文化活动中心,则是另一番热闹景象。数十名被转移群众,正津津有味地看着电影。原来,为让群众待得安心、舒服,前东村书记缪仁招早早地联系了镇文化部门,提前运来电影播放设备。(记者 周俊朗 朱斌 吕进科 蔡挺

编辑:王科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