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频道

您当前的位置 : 温州网政务频道   ->   专题资料 -->正文
巩固国卫: 温州自实施“禁投减量”以来 已减少3万辆共享单车
2018年07月05日 09:24:53来源:温州商报

  去年3月份,共享单车正式进入温州,从永安行到天天骑,再到摩拜、ofo、哈罗,不到一年半时间,多个品牌的共享单车大量进驻温州。和许多城市一样,共享单车混战和乱象也难以避免地在温州上演。经过一番“厮杀”,不少品牌退出温州市场,而摩拜、ofo、哈罗成为街头巷尾最常见的共享单车。因为数量过大,一度造成“围城之困”。

  然而,近日不少市民反映,以前共享单车扎堆的中心城区,如今竟出现找车难的现象。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共享单车“围城”呈消退之势

  昨天,记者骑车前往市区人民路、大南路、小南路、五马街、马鞍池公园、附二医等人流量聚集地段,只见原先被大量共享单车占据的商圈入口、人行道、停车泊位等区域,现今车辆数量明显减少。

  五马街口一负责共享单车管理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之前因部分市民缺乏公共意识,导致共享单车随意停放的情况较为严重。经过一段时间的管理,违停现象逐步转好。同时,各家单车公司也对单车数量进行一定的控制。

  “现在车子这么少,看来一个单车APP又不够用了。”市民陈先生说,共享单车刚进入温州时,因为数量少,他注册了好几家共享单车公司的APP。后来车子多了,常用的就一两个APP。“现在好像又回到以前了”。

  中心城区减少的共享单车去哪了?多家共享单车温州地区负责人都表示,不便透露。不过昨天,记者在瓯海娄桥街道沉木桥街发现大量共享单车,都是第一代摩拜共享单车。据附近的居民称,车子停放在那里已经有些时日了。

  除了共享单车,不久前推出的哈罗电单车在中心城区的停车点也悄然消失,街头已难觅电单车的踪影。

  政府严管和车辆更新带来“减量”

  车辆难找,意味着数量在减少,其背后究竟是何原因?

  记者了解到,随着共享单车乱象愈演愈烈,从去年起,我市就开始推行共享单车“禁投减量”工作,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联合交警部门对共享单车减量清运过程进行监控,防止减量单车回流市场。

  “单车只准减,不允许增加投放量。”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如果运营企业要对车辆进行更新换代,需先对旧车进行清运,通过相关部门审核后,方可投放等量或少量单车。

  此外,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还通过技术手段,严控单车数量。日前,该局以鹿城区为试点,将12个固定蓝牙“嗅探”设备安装在五马、南门、附二医等12个停放热点区域,进行不间断探测,1个移动嗅探设备安装在巡查车辆上进行动态探测。

  据介绍,“嗅探”技术可探测半径100米范围内的单车数量、品牌、使用率,并实时监测,掌握全市单车动态数据及重点区域停放数量。如一台“嗅探”设备发现该范围内的单车停放量超标,该局工作人员会立即通知运营企业清运,同时防止新增车辆进入市场。

  哈罗单车方面表示,对于管理部门提出的减量要求,哈罗单车第一时间响应,但此次减量不会对用户的骑行造成影响。公司会通过后台系统,优化车辆调度效果、遵循用户骑行规律,全力保障市民的骑行需求。同时,公司在与相关部门积极沟通,力求形成一个动态调整机制,让表现优异的单车企业发挥更大的作用,满足市民出行需求。

  摩拜单车方面则表示,减量是因为正在更新部分车辆。第一代摩拜单车推出已有两年多时间,因车辆折旧的原因,用户骑行比较费力,因此将这些车辆进行更换。不过,他们会在一个月内补充修整部分车辆。新车补充到位后,车辆总数没有多大变化。“我们退押金是为了提高服务质量,肯定不会无故减少车辆,违背初衷。”摩拜单车温州公司一工作人员称。

  至于小黄车ofo,记者多次尝试联系该公司温州地区负责人未果。

  据不完全统计,自我市实施“禁投减量”措施以来,截至目前,摩拜、ofo、哈罗三家公司各减少1万辆,共减少单车3万辆。

  共享经济市场有望趋于规范

  除了共享单车,共享电动车、共享汽车、共享雨伞、共享充电宝等一众共享经济产物一度跃跃欲试,想抢占市场。有些在温州持续布点,有些则已销声匿迹。

  去年3月,共享汽车出现在温州街头,首批试点主要分布在经开区,并逐步向城区扩张。如今一年多过去了,运营方已在经开区、火车南站、乐清、瑞安等地布点。

  “到乐租车”总经理麻文广认为,共享汽车的前景较为看好,但推广的主要难度在于停车位及充电桩的建设落地难度较大,目前他们正在积极与相关部门协商,希望得到进一步的支持。

  相比共享汽车,此前茶山高教园区推出的“爱驴代步”共享电动车同样面临发展瓶颈期。“爱驴代步”温州区域负责人赵先生告诉记者,目前该共享电动车在茶山高教园区的投放量为500辆,基本处于饱和状态,用户主要以学生为主,租期大多为一个学期。下一步,他们准备进军外市的高教园区,推广时租。

  去年5月份进军温州的“来电”共享充电宝,如今已在温州布点200多处,以配备8台充电宝的小型柜机为主。“来电”温州区域负责人谢米加透露,充电宝的布点每月持续增加。对于是否盈利,谢米加表示不方便透露。

  至于共享雨伞,目前市区可见度不高,市民反响一般。

  对于共享产业的发展,温大瓯江学院创业学院院长王大将表示,随着共享产业的蜂拥而上,市场将会优胜劣汰。再加上政府部门介入管理,市场正逐渐趋于规范。同时,对于共享经济的各种投资,投资人也趋于理性,因此融资不再像之前“疯狂”。不过,虽然共享经济热度在下降,但好的产品市民还是很乐意接受。

编辑:王科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