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频道

您当前的位置 : 温州网政务频道   ->   党政要闻   ->   新闻发布 -->正文
马亦钊:谦劳一生 百年传承
2017年11月17日 15:50:30来源:温州网

  马亦钊,1946年4月生于浙江温州,副教授,曾任温州大学艺术设计系主任,民进温州市第二届市委委员,第三、四届市委常务委员,浙江省七、八、九、十届人大代表。现为浙江省文史馆馆员,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温州市书法家协会顾问。

  幼秉家学酷爱金石书画,12岁亲聆叔祖马公愚教诲,18岁又从师方介堪学习篆刻。行草初宗"二王"后习张旭,下及明末诸家,用笔含蓄,气势畅健。隶书得于力《华山碑》《史晨碑》诸碑,掺以汉简笔意,于浑厚宽博之中见飘逸流动之趣。精于篆刻,出入先秦两汉,多平中见奇,静中寓动,呈静穆淡泊之情致。作品被选入《中国新文艺大系》、《中国现代美术全集》等大型作品集。出版《马亦钊书法篆刻集》。

 

  翰墨挥毫 业广惟勤

  百里坊马家是温州著名的书香世家,马孟容马公愚兄弟被誉为“马氏双璧”。1909年他们同时毕业于温州府中学堂,又同时考入浙江高等学堂。毕业后曾在温州任教,后赴上海发展,艺事精进,深受文艺界前辈蔡元培、吴昌硕等赞赏,成为后期海派文化的杰出代表。

  生长在这样的家族里,马亦钊说自己走上书法之路完全是家庭耳濡目染的影响。

  小时候,马亦钊和曾祖父马祝眉一起住了好几年。每年晒霉的时候就是他最开心的日子,因为这时候家里会把收藏的书画作品拿出来晒太阳。马亦钊和曾祖父把这些字画搬出搬进。太阳落山后收回屋的时候,一幅幅字画还要慢慢展开来,用鸡毛掸子掸去霉尘。曾祖父把玩着一张张字画,前尘旧事都上心头,老人缓缓地向曾孙讲解着这些字画的笔法构图,诉说着岁月深处的人和事。古老的宅院里,一老一少的身影映衬在落日余晖中,显得格外安详宁静。

  1958年,年近古稀的马公愚从上海回气候温暖的家乡养病,13岁的马亦钊从此有机会跟在他身边学习书法,这一跟就是三四年。每天放学后他就跑来给马公愚磨墨、拉纸,看他挥毫、治印。马公愚写好后便耐心指点:这是什么字体,这是什么形式,双款怎么落,单款怎么落等等。他教导马亦钊练基本功,揣摩帖意,“动中求静,静中求动,貌静神动。”他要求马亦钊每天临帖10个字,每字至少写20遍,边写边对照边改正,直到基本形似,再背临几次,检验自己的印象是否牢靠。

 

  马亦钊和叔公马公愚(1961年) 。陈莉莉/摄

  马公愚对小事也很认真。他的书如果书柜里放不下,就把书包上皮,放在柜顶。翻阅的时候,也十分小心,不使书籍污损,那些线装书用了几十年还完好无损。他仔仔细细包书皮的样子,让小小的马亦钊都看在了眼里。他相信马公愚说的话:爱护书籍也反映了一个人的人品。

  马公愚为马亦钊的书斋取名“劳谦室”,亲笔以隶书题匾,还作了小注:“劳以戒惰,谦以戒傲,惟斯二者,终身可蹈。”对此,马亦钊谨记于心,时刻将“劳谦”二字作为立身干事的人生坐标。

  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只有高中学历,却能成为大学讲师,并评上副高的职称,这在现在许是几乎不可能的事,马亦钊却破了格,马老先生笑言这是自己的幸运,其实,个中难免有历史的原因,而他的成功则源自他个人的努力,马亦钊的传奇经历正验证了我们常言的那句俗话——“越努力,越幸运”。

  1965年,马亦钊高中毕业,在那个风雨飘摇的文革年代,母亲嘱咐马亦钊学一门实用的技能谋生,不要再学那“害人的玩意儿”,然而马亦钊没有放弃,即便是在漂染厂当工人的14年岁月中,他也不忘在每天劳作结束后,伴着昏黄的孤灯苦练基本功。没有想过以书法谋生谋利,更没有想过哪天会成为名家,正如马亦钊自己所言:“我学书法是抱着‘玩’的心态,但我玩得很投入很认真。”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有耕耘必有收获。马亦钊十多年如一日的埋头坚持,让他渐渐在书坛崭露头角,也在温州文化界小有名气。伴随着文革那场寒冬的消融,文化界终于迎来了春风,教育也重新萌发生机,1979年,温州市劳动局技校开始筹建,校长金履昌邀请马亦钊来担任语文与书法教师。相对于工人,教师这份工作俨然更加适合于早已与文化结缘的马亦钊。当时,被政府从社会特招进技校的,除了马亦钊,还有沈克成、汪廷汉和谢振瓯。这四个人都没有高校学习经历,却都最终在文艺和学术上各有建树,成为大师级的人物,并都被先后聘为省文史馆馆员,这对于一个小小的技校而言,可以说是莫大的荣耀。

  1983年,由于在全国美展上表现出色,马亦钊好友谢振瓯的绘画才华得到了西安国画院的欣赏。为此,西安国画院特地开出丰厚条件邀请谢振瓯前往西安国画院任职,这对于家境困窘的谢振瓯来说,是一根极具诱惑的橄榄枝,于是便辞去了在温州技校的教师职位,举家搬迁去了西安。与此同时,书画界人才的外流问题也引起了温州市政府的重视,于是,挖掘温州书画界人才便成为了当务之急,而当时也曾收到西安国画院邀请函的马亦钊便成为了重点挖掘对象。

  于是,1985年,在温州大学筹办之际,时任副市长魏萼清便特地“三顾茅庐”邀请马亦钊前往任教。担心自己资历不够,无法胜任,马亦钊迟疑过,但耐不住校方的盛情,也考虑到更宽广的平台可以更好地磨练自己的书画技艺,更有助于传承马家三百年书画瑰宝,马亦钊同意了。

  “没有给学校丢脸,撑得住面子。”如今,回忆起当时在温州大学任教的时光,马亦钊可以坚定地说道。对马亦钊来说,才华与能力的光芒早已盖过了学历的不足,即便是在对学历有严苛要求的职称评定中,校方与教育界也不拘一格,为马亦钊一路开了“绿灯”,从讲师到“副高”职称的评定,都是与其能力相符的,也是他应得的。

  肩负使命 传承三百年家族文化

  1965年,马公愚最后一次来温州。离温前,他给马亦钊留下了这样一幅篆字:“马家书画世代相传,至今已达二百余年,后之子孙当知继承先人遗业,发扬而光大之也。”对此,马亦钊铭记于心,也身体力行,几十年如一日地收集整理马氏家族文史资料,最终成为他毕生肩负的一项使命。

  虽然马氏家族历代积累的文史资料和收藏颇丰,但是历经厄劫,基本散佚殆尽。马氏家族由于特殊身世等原因,一直没有家谱,马兰笙、马祝眉、马大选等先公努力收集家族成员资料,但最终都因厄劫毁佚,令人痛心。

  马亦钊经过多年的收集整理,出版了《百里芳人——温州马氏家族三百年文史学术资料汇编》(中华书局出版),加上其学生陈胜武编著的《马孟容马公愚昆仲年谱》《马祝眉家书》,这些书籍的出版对于研究温州近代书画史都有重要意义。

  2013年,马亦钊发动家族成员,将家族收藏的124件和个人收藏的2024件藏品,包括名家书画、马家历代祖宗书画印章和史料原件及其他史料无偿捐献给国家。马亦钊不把家族文化财产作为私有,不图私利,为之寻找最好的归宿,使之成为社会共同文化财富。

  温州市政府建立了马孟容马公愚艺术馆,以供陈列展览马氏家族文史资料,并向社会免费开放。马亦钊说,这是家风带给他的影响。如今,这个艺术馆,不仅是马家家族文化艺术的展示场地,也是温州市鹿城区家风家训教育基地、温州市鹿城区中小学德育基地,更是温州这座城市中优良家风家训传承、发展的一个文化缩影。

  马亦钊走进《我有传家宝》节目

  2013年,正逢马孟容马公愚诞生120年纪念,马亦钊下决心捐出了他已保管半世纪的珍藏,并多方奔走,最终在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确定将飞鹏巷陈宅这座省级文保单位辟为马孟容马公愚艺术馆。2017年4月,马亦钊更是受到央视的邀请,走进《我有传家宝》节目,与水均益畅谈马家书画三百年的“传世秘方”,展现温州文化家族的世代传承。

  可以说,马家书画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发扬光大,离不开马亦钊为之付出的心血与汗水。

  转山涉水 热心服务为民生

  马式家族文化传承百年的渊源,离不开其始终坚守的“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这是马家文化的精神脊梁,也是每一个马家文人身体里流淌不息的血液,马亦钊也不例外。

  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温州民进成立之初便吸收一批文化名人入会,如金江、马允伦、唐湜、蔡心谷、陈铁生等先生。受马骅的影响,马亦钊在1983年3月加入了民进,成为了民进创立的首批会员。

  温州民进成立之初,对于举办和参加社会服务活动很是热心,马骅老师会动用自己各种社会关系,发挥会员的文化特色,时不时组织会员开展送教下乡、送文艺下乡等活动。对此,马亦钊乐此不疲,他总是谦虚地笑言:“党派建设与参政议政我可能不太擅长,但是社会服务我还是比较积极的。”从永嘉、乐清到泰顺,他总是积极响应组织号召,负责活动的前后筹划,跟随书法协会前辈,为乡下的群众挥毫泼墨送去文化精神的食粮。深入乡村,深入基层,他既看到群众对于文化的渴望,也看到民进队伍里的这些前辈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开展活动时,老前辈们对于群众的要求总是有求必应,忙得不亦乐乎,有时候挥毫不停,一写就是十几幅,经常汗流浃背,对此马亦钊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马亦钊(左一)与民进会员前往永嘉县四川区开展文化下乡活动

  “有一次下乡连写字的桌子都没有,只能在床上铺上报纸进行创作。”马亦钊回忆,在下乡的过程中,虽然吃了不少苦头,但是乐亦无穷。1987年4月下旬,大家先后前往永嘉四川巽宅、乐清等地下乡回来后,已是近晚时分。四五月份正是桐树花开的季节,一路上会员们看到的都是桐花,马骅说,“一路桐花送到家”,欣慰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对于马亦钊而言,社会服务下乡活动,娱目娱情更娱心。

  正是源于“为往圣继绝学”的坚守、“为生民立命”的赤诚,马亦钊担任了浙江省第七、八、九、十届人大代表,连任四届,这在整个浙江省内也是少有的。

  搜集整理:金晶

  部分内容来源:《马亦钊:书画传家承上启下》金丹霞

编辑:金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