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频道

您当前的位置 : 温州网政务频道   ->   党政要闻   ->   新闻发布 -->正文
民谚:立秋响雷公,三年没台风
2017年08月08日 10:35:57来源:温州商报

  (记者项锐)昨天15时40分,太阳到达黄经135度,立秋至。不过,昨天的天气跟“秋”一点不搭边,全市唯有泰顺、洞头的最高气温低于35℃。市气象台预计,本周初以晴热高温天气为主,本周中后期多阵雨或雷雨天气,气温有所下降。

  立秋非秋本周最高气温32-37℃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立秋不代表气候意义上的秋天已经到来。划分气候季节要根据“候平均温度”,即当地连续5日的平均温度在22℃以下,才算真正秋天的时节。然而温州市区近5天,除8月3日外,剩下四天每天最高气温都超过35℃。

  根据民间说法,立秋当天若下雨,则是“顺秋”,天气会越来越凉爽宜人。据市气象台信息显示,昨天11-13时,全市除洞头外,各县市均出现雷阵雨天气,最大降水量出现在永嘉小溪村,雨量56.8毫米。

  那么是否我市接下来要一天比一天凉快了?市气象台预计,今明两天,市区最高气温可达36-37℃,明天开始天气进入雷阵雨模式,后天开始气温有所下降,最高气温有望降到32℃;受高空槽东移影响,我市这次较明显的降水过程,将从明天开始一直持续到下周二,而下周二最高气温又将回到35℃以上。

  所以要想天凉好个秋,还要再等等,毕竟当前我们还处于三伏天的中伏。那么我市何时会真正入秋呢?据我省历年气象资料显示,温州的入秋时间为“10月第2候”,一“候”为5天,即10月6日到10日。

  温州立秋习俗:吃社饭 冰西瓜 捡桃核

  立秋节气,民间有着很多习俗,具体到温州又有哪些?市民俗学会会长金文平说,我市立秋期间的主要习俗有吃社饭、看社戏、冰西瓜、捡桃核——

  吃社饭,各地都要举行秋社活动,迎接秋收季节的到来。一些大户人家特地在家设宴称“社饭”,邀请亲朋好友前来聚餐,有钱的人家甚至摆上好几桌;

  看社戏,各地都会请戏班来“演社戏”,下午、晚上各一场。老城区的石坦巷原名“社坛巷”,就是因为过去那里定点搭台演社戏而得名;

  冰西瓜,此时气温仍炎热,俗称“立秋热”。过去温州人没有冰箱,但会充分利用冬暖夏凉的水井,将新鲜水果特别是西瓜用网袋套住,沉在井底冰浸,待晚间在院子里休息时取出冰凉的西瓜,供大家分享。

  捡桃核,这是不少“老温州”在孩提时的暑期劳动实践。小朋友们三五作伴,手提篮子徘徊在街头巷尾或人流繁多的闹市地段,当有人吃完桃子将桃核吐到地上的瞬间,争先去捡拾,然后将收来的桃核送往药店兑换零碎钱。

  另外,立秋节气还有不少民间谚语,都与天象有关,如“立秋响雷公,三年没台风”,据先人总结,立秋之日若闻雷声,一般台风灾害会减少;“立秋不落雨,定会争秋热”,意谓立秋之日有雨,气温会明显下降,反之更觉闷热。

  相关新闻

  增加浇水频率、覆盖遮阳、缠草绳

  植物避暑使出“三十六计”

  商报讯(记者诸葛芳芳通讯员詹冬蕾)昨天,记者从市综合行政执法局了解到,为保障高温晴热期间绿化苗木的良好生长,市综合行政执法系统调整了高温期间绿化养护管理,使出“三十六计”为植物避暑。

  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除了增加浇灌时间和频率外,他们还针对不同树种的特点,采取了覆盖遮阳、缠草绳、疏枝等措施,降低温度、减少植物水分蒸发、预防日灼;为名贵树木、喜阴植物以及少数不耐高温植物搭遮荫棚;同时通过增加肥力,增强苗木长势,提高抗旱抗高温能力。

  

编辑:查铁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