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频道

您当前的位置 : 温州网政务频道   ->   专题资料 -->正文
【永嘉】白墙黛瓦“瓯味”浓郁 乡村变美富了村民
2016年11月15日 10:02:16来源:温州晚报 温州创卫

  “大拆大整”专项行动启动以来,我市各地不断涌现“拆改”的亮点。永嘉县三江街道龙下村便是把瓯窑文化特色小镇建设和“大拆大整”相结合,仅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就把全村改造成了令村民称道的“白富美”。

  白墙黛瓦点缀古式木窗

  青山绿水、白墙黛瓦……10日上午,记者走进龙下村,看到了一个古色古香的小村庄。数百米长的村间主道,干净整洁;穿村小溪两岸护栏雕栏玉砌,大方美观;道路两侧的仿古路灯,给人以素雅、沉稳、古朴又宁静的美感;古式木窗点缀白墙黛瓦,不少墙面上笔酣墨饱的书法,给人一种文化古镇的感觉。

  令人难以想象的是,就在一个多月之前,这里和其他脏乱差的村居一般无二,“蛛网”般的各种线路还悬挂在村民头上,陈旧的民房还只有一张张麻花般的“颜面”。

  “三线落地,污水管网、民房外立面改造等整治改造工作,从9月下旬开始启动。”龙下村村委会主任夏瑞仁介绍说,对于违章小房的拆除,刚开始部分村民有不同想法,村两委便挨家挨户作思想工作,“‘大拆大整’行动开展后,全村环境整治改造进度明显加快。”

  “仅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各项工作就进入收尾工作,可以说速度还是非常快的。”夏瑞仁说,这一个多月来,全村在边改造边清理,每天雇用20多名清洁工打扫,两辆货车不停转运建筑、生活垃圾,到目前为止,已基本完成三线落地、生态停车场、污水和自来水管网建设、河道改造,以及全村140间1.7万平方米农房外立面的改造等。

  特色小镇“瓯味”浓郁

  龙下村借势“大拆大整”,正在加快推进瓯窑文化特色小镇的建设。

  龙下村原名坦头村,宋朝年间,因村头建有多座瓷窑,附近专有一片道坦供晒瓷器用而得名。2006年,该村在高速公路项目建设迁改中发现唐代瓯窑旧址,挖掘出土了一批精美唐代瓯窑瓷器,这也是1986年以来瓯窑最大的一次发现。瓯窑在当地因此开始迈开了复兴步伐。

  2011年,永嘉瓯窑陶瓷艺术研究所在龙下村成立,新瓯窑第一窑瓯瓷重燃点火。去年,龙下村在永嘉瓯窑陶瓷艺术研究所的基础上,又引进了瓯窑陶瓷制作体验中心,先后设立了陈景炜大师、章长才大师等10余个创作工作室;建设了瓯窑文化广场;树立了龙下坦头瓯窑窑址文物保护碑等。

  在该村的中心区块,一辆挖掘机正在平整一块千余平米的地块。夏瑞仁告诉记者,这里计划建设一个乡村大舞台以及配套的停车场等,用于今后开展有关瓯窑文化的活动。“乡村舞台计划年底建成。今天相关部门也正在村里为瓯窑博物馆和瓯菜馆选址。”

  据介绍,经过这一系列的改造,目前龙下村已成为一个集古窑址、展览馆、工作室、瓯窑技艺传承基地的有机整体,将来还计划分设游览区、体验区、生产区、休闲区四块,打造一个瓯窑文化特色小镇。

  文化产业化让村民受益

  在龙下村建设瓯窑特色小镇,对于重塑瓯窑文化品牌,丰富温州历史文化名城内涵,发展文化旅游经济具有积极意义。除带动三江乃至永嘉今后的文化产业发展外,还形成瓯窑技艺传承的精深化、文化资源空间组合的区域化、社会效益的综合化。

  记者了解到,龙下村的环境整治工程最终得到全体村民的大力支持,在一个多月时间里迅速完成,除了三江街道在龙下村投入千万资金用于环境综合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外,还源自村民们看到了切切实实的收益,整改的效果大大提升了村民的获得感。

  村民叶秀元家共有4间两层的民房,门前庭院以围墙相隔于路。昨天上午,叶秀元一家正雇了师傅对庭院大门进行改造,拆下了原先的“铁将军”,开始砌上砖墙,并计划用上仿古的木门设计。

  “这是按照租客要求改造的。”叶秀元高兴地告诉记者,原先高速公路建设时补偿他们家的新房早已经落成,今后住新房后老房子可能就要荒废了,但全村环境整治和特色小镇的建设给他们带来了大惊喜。“现在不少老板都来村里租房,要搞些文化产业,我们家老房子整体出租和对方签了三年的合同,每年租金都有两万多元。”

  “现在大家都说,我们住的是乡间别墅,环境好、空气好。”村民夏建兴也把带庭院的老房租给了一位竹雕大师。“除了开茶室的,我知道还有些老板想来开农家乐,好像都还在洽谈当中,很多村民住到新房中去了,老房子的租金收入可以说是村里建设带来的额外收益,大家很高兴。”

  专家说法

  “大拆大整”,拆和整都是手段。最终的目的是优化和改善生产、生活环境。因此,拆了以后怎么建才是最为重要。欧美国家进入后工业化时期以后,很多地方的做法是一方面转移高污染产业,同时根据当地的历史文化特点进行环境优化。即使在这几年的再工业化过程中,实际上也是对当地传统的特色产业进行现代化改造提升。在“大拆大整”的大形势下,加速推进具有瓯窑文化特色的龙下村环境整治等特色小镇的建设,让我们看到了温州传统历史文化和现代产业有效对接的希望。———温州市委党校教授朱康对

  (肖建永)

编辑:邱殿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