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频道

您当前的位置 : 温州网政务频道   ->   专题资料 -->正文
三条管道接出舍不得卖的鱼
2015年11月06日 11:01:16来源:温州日报

工作人员展示处理后的生活污水。背后草坪下就是污水处理设备。刘伟 摄

生活污水处理前。

  编者按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五水共治”的重要内容,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的突破口。我市启动“五水共治”活动以来,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中也包括农村污水治理。

  但是,农村污水治理量大面广,治理之后容易反弹,如何让治理工作持之以恒,让治理成效得以巩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进一步发挥农村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并通过党组织的引领,激发广大群众的参与热情。本报从今天开始,开辟“治污美村先锋行动”专栏,报道各地的治污亮点、治污经验,以及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治污中的责任担当,以此助推我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美丽乡村建设。

  本报记者 金朝丹 杨世朋

  “以前这池塘里的鱼不敢吃,现在是舍不得卖。”看着屋后池塘里养的几条田鱼,瓯海区泽雅镇石桥村80岁的林松柳老人嘀咕着,等鱼再养肥些,就能上自家饭桌了。

  一年多前,林松柳可不会打这后院田鱼的主意。老人说,以前家里的洗衣水和厨房涮洗水,都一股脑儿往这池塘里排,有许多化学成分,还曾经“毒死”过一条一公斤的大鱼。“现在多亏了家里接出3条管,把污水全截走了。”她说,池塘水干净了,鱼肉可好吃着呢。

  林松柳的养鱼经历,正是小村治污的一个缩影。去年启动的石桥村污水管网收集工程,让家家户户都装上了截流生活污水的三条管道,并统一引流到村口的终端处理设备。“三管齐下”的治污工程,不仅让小村环境更好了,还让村民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小村建起“污水处理厂”

  “三条管”实现污水零排放

  说起这个治污工程,石桥村的农村生活污水监督员林锡康,用手机拍下了从开工到完工的点点滴滴。

  “村里的治污主要分为两块,一块是村口的终端处理设备,一块就是连接每家每户的‘三管接入’。”林锡康说,这3条接线管,分别连接了每户人家的厨房、卫生间和洗衣池,基本实现了全村厨房水、生活污水、洗涤水的截污纳管。而位于村口的终端处理设备,在一块近百平方米的草坪下方,分别安装了格栅井、调节池、兼痒池,以及一个MBR系统。

  林锡康说,这个治污工程并不是一个“摆设”,而是实打实地实现了污水进、清水出,达到城镇污水处理一级A标准。目前,全村209户常住人口,每户都实现了“三管接入”,日常生活污水,均收集到终端处理工程中,日处理量达到100吨。

  “多亏了这个‘污水处理厂’,全村基本实现了污水‘零排放’。”林锡康说,在工程建设之前,村民的生活污水,基本排入屋后排水沟或散排。他坦言,大家都希望保护好泽雅水库这个大水缸,但村里没有治污设备,村民们也是无可奈何。

  “污水处理厂”的建成,解开了村民们的“郁结”。更让他们感恩的是,这一投入500多万元的治污工程,没有花村民一分钱。泽雅镇城建办工作人员黄文栋介绍,石桥村的治污工程受到了市里和区里的高度重视,建设资金均来自“五水共治”的社会捐资。

  从“纸山”到“绿水金山”

  豆腐鲞一年卖出500万元

  提起石桥村,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泽雅的“纸山”文化。鼎鼎大名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四连碓造纸作坊,就位于石桥村与林岸村之间,被称为中国古代造纸术的“活化石”。20多年前,村里几乎每家每户以造纸为生。

  在林锡康的记忆里,造纸过程中的腌刷等工艺,需要把毛竹在蛎灰水塘中浸泡3至5个月,期间会产生大量的黑臭污水,若遇到下雨,污水甚至会直接漫到道路上,流入河中。1997年,随着泽雅水库的建设,村里的造纸行业也随之被叫停。

  告别了造纸,现年43岁的村民林碎香早已有了新的致富门路。十年前,林碎香夫妇在在家门口撑起摊位,卖起了豆腐鲞、番薯干等土特产。“我们村就在西雁景区入口,这一来一往的游客很多。”林碎香说,还有一些村民接受温州酒店的预定,直接在家里加工,做好送货到温州。

  “现在村里环境越来越好,来往的游客越来越多,豆腐鲞的生意好得不得了。”林碎香说,仅她一户,生意好时一天就能卖出100多公斤豆腐鲞,村里摆摊卖豆腐鲞的还有20多家。村里有过统计,单单一个豆腐鲞产业一年就能给全村带来500多万元收入。

  从当初的“纸山”,到如今摸到生态旅游的金山银山,村民们对于小村的转型发展有了更多期待。曾经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的潘永听,如今在村里办起了一家山里山农家乐,里面还特别设置了造纸文化体验区。“‘纸山’文化不能丢,无污染的旅游产业更要发展。”潘永听说,历时多年的治污,已经治出了村里的致富新产业。

编辑:邱殿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