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频道

您当前的位置 : 温州网政务频道   ->   专题资料 -->正文
“乡巴佬”退货流向餐桌引发的追问
2014年04月02日 10:39:21来源:温州日报

  本报记者

  从企业收购过来的过期卤制品,被不法分子去除包装并加工“洗白”后,最终作为正规熟食出售,流向了菜市场、单位食堂、餐饮店等。连日来,很多读者致电“党报热线”88869996表达心中的担忧和困惑:为什么这些商家可以从无证照的“黑店”里进货,并堂而皇之地贩卖?这是否也暴露出,目前对卤味店的监管还存在较大疏漏?

  暗访回顾:

  娄西街卤味店,

  何以安然生存多年?

  日前一个下午,记者再次来到瓯海区娄桥街道娄西街查看,发现经过6月8日的联合集中打击,这条街已经难觅卤味批发店踪迹。而在记者3月底到6月初持续两个多月的暗访调查中,这条街上一直兴旺生存着四五家卤味店,其中包括6月8日被打击掉的4间店面相连的娄西街51号。

  这些店,店招上或是理发店、或是电动车店,每天早上大门紧锁,一到中午就开始营业,一直持续到傍晚或晚上八九点钟。他们有专营烤鸭的,也有专营猪头肉的,还有像娄西街51号店一样几乎涵盖所有卤味门类的“大户”。通过暗访调查,记者发现,这些店生意火爆,每天来拿货的商户络绎不绝。记者分几路对其中一些人进行了追踪,发现这些问题产品大多销往市区一些菜场、排档。

  记者事后了解到,这些卤味批发店全部属于无证照经营。而周边一些住户反映,这些店经营时间不是一天两天了,其中几家已经开了好几年。

  紧邻菜篮子集团且规模不小的无证照卤味批发一条街,为何能开这么久而不被取缔?

  记者再调查:

  熟食店生意火,

  进货渠道是否可靠?

  娄西街卤味店不干净,其他地方的卤味店又如何?娄西街卤味店被取缔,而流向零售领域的问题卤味是否都已销声匿迹?昨前两天,记者相继走访了鹿城、龙湾等地的多处菜市场,了解卤味店的管理情况。

  前天上午,在鹿城区南浦、吕浦等农贸市场的卤味区,一些店主表示都是自己卤的,当记者提出到他们的加工点看看时,这些店主均表示拒绝。其中有些店主说,东西是从水心农贸批发来的,都有进货单。但当记者要求其出示进货单时,大多表示进货单不在身边或被市场管理人员拿走了。

  昨天早上7时许,在龙湾龙华农贸市场的几家卤味摊前,记者看到了经过卤制、翻炒后的鸭肉片。在6月8日的抓捕行动中,记者曾经在平阳萧江叶段村的犯罪嫌疑人庄某、苍南灵溪凤阳村的犯罪嫌疑人黄某及娄桥娄西街51号店看到过大量类似鸭肉片,而那些鸭肉片是从“乡巴佬”企业的鸭腿边角料甚至过期变质退货鸭腿切片而来。据摊主称,这些鸭肉片都是从批发市场批发来的。

  追根问底:

  熟食店监管,

  亟待完善溯源机制

  卤味是深受老百姓喜爱的传统菜,但在其加工制作环节,极易因原料、卫生等问题,导致食品质量安全难以得到保障。记者查阅相关法律法规发现,对卤制品的加工制作,有极其严格的要求。一位业内人士透露,按照这些规定,一般的卤制品加工作坊根本达不到相关标准。

  但与严格规定相悖的,是各大农贸市场随处可见、生意红火的卤味店。它们的产品来源,都可以追溯吗?

  一位工商部门管理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对熟食制品的监管职能分工是比较明确的,但具体到对这些产品的溯源机制,还亟待完善。卤味制品,尚不能做到像猪肉、牛羊肉一样,从养殖到屠宰再到售卖“一条龙”的溯源机制,目前的监管方式主要以市场方检测、部门巡查为主。尽管一些市场要求经营户做到进货有单据,但进货单据的细则不明确,检测能力也非常薄弱,对一些化学添加剂的检测,常规抽检根本就没有这些项目。

编辑:金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