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频道

您当前的位置 : 温州网政务频道   ->   党政要闻   ->   新闻发布 -->正文
央视《新闻联播》报道 温商谢岩斌诚信故事
2014年02月14日 09:03:55来源:温州网-温州都市报
央视《新闻联播》报道 温商谢岩斌诚信故事
2014-02-14  07:13:44 来源:温州都市报 作者:朱斌浏览次数:154字号:【    】

  

  2月13日晚的央视《新闻联播》节目,用将近两分半钟的时间,讲述了温州商人谢岩斌“千里寻人,只为还债”,从温州赴广东汕头寻找债主的故事。此前,汕头的媒体曾竞相报道此事,在当地引起不小的轰动。2月13日晚8时许,记者联系上了正在瓯海梧田家中的谢岩斌。他说,是诚信让他在生意失败后东山再起。

  谢岩斌:每年给债主打电话

  谢岩斌是永嘉县鹤盛镇大山底村人,1971年出生。1991年,谢岩斌去北京做服装生意,从汕头低价购入羊毛衫,再通过由他人外贸代销,从中赚取差价。

  1997年,谢岩斌向汕头的生意伙伴——林先生和辛先生两人,购入了总计价值约32万元的羊毛衫。不料生意失败,谢岩斌不得不将积压的存货低价甩卖,仍没能补上货款。之后的几年,谢岩斌陆续地还了一些钱。到2002年,还剩下18万余元的尾款没有还清,谢岩斌却与两名债主失去了联系。

  “后来,我每年给他们打电话,有个电话还打得通,就是没人接,可能是换号码了。”谢岩斌说,他曾有过去一趟汕头找债主的想法,但由于工作原因一直未能成行。他还曾求助过梧田派出所,也没能找到债主。

  债主:早就将欠条扔了

  近几年,谢岩斌的生意渐渐有了起色,这笔债却始终如鲠在喉。今年春节,原本打算和家人去海南度假的谢岩斌取消了计划。2月4日,也就是正月初五,谢岩斌独自一人从温州出发,经厦门,途经800多公里,在2月5日赶到了汕头。由于过去曾在两名债主家里做过客,谢岩斌试图凭记忆寻找两人当年的住所。但十多年来,债主们所在的汕头澄海区的容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奈之下,谢岩斌找到了汕头市公安局澄海分局澄华派出所。

  没有家庭地址,也没有联系方式,只有保存了17年的欠条。最终,民警通过信息网络,联系上两名债主,让谢岩斌终于还掉了这笔钱。而此时,两人甚至都已经忘记了谢岩斌这个人,更别提欠债的事。

  “当时觉得,他如果还钱的话,我就收;如果没有还的话,就当没有了。”债主之一的辛先生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说,当时他确实留了欠条,但时间过了很久,后来他就把欠条给扔了,以为谢岩斌再也不可能还上这笔钱了。

  生意伙伴:他最让人放心

  2月13日的节目一播出,让谢岩斌一下子成了不大不小的名人,他的手机被身处全国各地的朋友打爆了。其实,关于谢岩斌“千里寻人还债”的故事,2月13日上午9时的央视《新闻直播间》中就已经有报道。“当时第一个发来短信的就是老柯。”谢岩斌说。

  谢岩斌所说的老柯,正是他现在在北京的生意伙伴之一——柯美林。今年50岁的柯美林来自江西,与谢岩斌于2001年认识。“十几年的老朋友,但是他从来没有跟我提过这件事情。”柯美林说,当他看到央视的报道时,非常惊讶,第一时间就发去了短信,并在短信中赞扬谢岩斌的行动“了不起”。

  “我认识的朋友不多,他就是其中最让人放心的一个。”在北京,谢岩斌主要从事工程建设工作:拿地、盖房,再转租或出售。而柯美林则是包工头,从他那里揽活做。每次有手下的工人担心工钱,询问谢岩斌为人时,老柯总是这样回答。

  正因为讲诚信,谢岩斌的生意越做越大。

  女儿:爸爸从不轻易许诺

  谢岩斌的女儿谢京丽,今年20岁,是温州大学建筑学专业的大一学生。谢京丽出生在北京,小学时一直跟随在父亲身边。然而在谢岩斌眼中,家乡才是自己的根,所以他在瓯海买了房,将女儿送回温州读初中。

  “回到家,爸爸喜欢开家庭会议,跟我说大道理,比如做人要老实本分,要孝敬父母……”起初,谢京丽对这样的“碎碎念”有点反感,但久而久之,她渐渐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

  小学一年级时,谢京丽的成绩在班上属于中等水平。自小辍学的谢岩斌深知学习的重要,他就鼓励女儿,如果期末考试得满分,就奖励一辆儿童自行车。结果,谢京丽考了满分,谢岩斌也兑现了自己的诺言。从那以后,女儿不仅明白了讲信用的道理,学习成绩也突飞猛进。

  “他一般不轻易许诺我们什么,但只要说了就一定做到。”谢京丽说,爸爸对孩子们的要求很严格。

  央视:存在心里的约定更不能背弃

  两年前,谢岩斌在河北廊坊看中一个项目,回温向亲朋好友融资,打算大干一场。后来,谢岩斌发现,这个项目存在不小风险。当时,虽然资金紧张,谢岩斌还是决定先把融资来的亲朋好友的钱全部还清。用他的话说,要把风险留给自己,如果等到出事之后才还钱,可能连诚信也一起失掉了。

  “心里要永远无愧,不管是做生意,还是做别的事。因为做人,只要做到问心无愧,就什么事也不怕。”在如愿以偿还了欠债,了却17年来的心愿后,谢岩斌这样说,“其实,还钱不仅是出于商人的诚信,也是出于对生意伙伴的感激。”谢岩斌始终认为,正是当年林先生和辛先生的帮助,才让他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新闻联播》在节目的编后语中这样说:写在纸上的欠条要兑现,存在心里的约定更不能背弃。人无信不立。中国人自古传承的诚信准则和商品经济的契约精神殊途同归,和全球化时代的国际规则一脉相承。孩子们从小学会言必信、行必果,企业把童叟无欺看成基本的商业伦理,政府把取信于民当做执政能力必修课,诚信就能发挥价值观的塑造能力,在大家的不懈实践中,净化和美化我们的社会。

朱斌

编辑:金晶